|
丹鳳吟(越調) / 作者:周邦彥 |
迤邐春光無賴,翠藻翻池,黃蜂游閣。
朝來風暴,飛絮亂投簾幕。
生憎暮景,倚墻臨岸,杏靨夭斜,榆錢輕薄。
晝永惟思傍枕,睡起無憀,殘照猶在亭角。
況是別離氣味,坐來但覺心緒惡。
痛引澆愁酒,奈愁濃如酒,無計消鑠。
那堪昏暝,簌簌半檐花落。
弄粉調朱柔素手,問何時重握。
此時此意,長怕人道著。
|
|
丹鳳吟(越調)解釋: 詩詞:《丹鳳吟(越調)》
作者:周邦彥(宋代)
迤邐春光無賴,
翠藻翻池,黃蜂游閣。
朝來風暴,飛絮亂投簾幕。
生憎暮景,倚墻臨岸,
杏靨夭斜,榆錢輕薄。
晝永惟思傍枕,
睡起無憀,殘照猶在亭角。
況是別離氣味,
坐來但覺心緒惡。
痛引澆愁酒,
奈愁濃如酒,無計消鑠。
那堪昏暝,簌簌半檐花落。
弄粉調朱柔素手,
問何時重握。
此時此意,長怕人道著。
中文譯文:
春光迤邐無所依托,
翠藻翻動池水,黃蜂在閣樓中嬉戲。
早晨來了狂風暴雨,
飛絮紛紛撲向簾幕。
遺憾的是傍晚景色,
我靠墻站在岸邊,
面頰上的桃紅妝斜斜傾倒,
柳錢輕薄地飄落。
白天長時間只想依偎在枕邊,
起床后卻無法消除煩躁,
殘余的晚霞依然掛在亭角。
何況別離的氣味,
坐在這里只覺得心情糟糕。
痛苦驅使我喝下愁苦的酒,
可是愁苦濃得如同酒,無法消解。
如何忍受這昏暗的黃昏,
沙沙地半遮的花瓣紛紛落下。
輕拈粉末調和嫣紅的柔軟手,
問何時再次緊握。
此時此刻,我害怕別人察覺我的心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周邦彥寫的《丹鳳吟(越調)》,描繪了詩人在春日的景色中感到的煩躁和失意。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緒。
詩人描述了春光明媚卻無法給他帶來安慰和滿足的感受。翠藻翻動池水,黃蜂嬉戲在閣樓中,展示了春天的生機勃勃,但這些景象卻無法改變詩人內心的煩躁。
詩中出現了風暴和飛絮亂撲的描寫,暗示了詩人內心的不安和困擾。他倚靠墻站在岸邊,觀賞落日的余暉,但卻感到別離的氣味令人痛苦。這種別離的情緒使得詩人的心緒變得糟糕,他試圖通過飲酒來消解內心的愁苦,然而愁苦卻濃得如同酒,無法消散。
詩的最后描寫了黃昏的景色,花瓣紛紛飄落,暗示了詩人心情的沉重和無奈。詩人想起過去的美好時光,渴望重新握住那柔軟的手,但他也害怕別人察覺到他內心深處的情感。
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隱含的情感表達,傳遞了作者內心的煩躁和失意。通過對春光和景色的描繪,詩人抒發了自己對別離和痛苦的感受,展現了一種無法擺脫困境的無奈與憂傷。
這首詩的詩意在于通過對春光美景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苦悶。作者通過細膩的語言和意象,將自己的情感與外在景色相結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詩境。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內心的紛亂和痛苦,思考人生別離和無奈的主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