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樓春(仙呂惆悵) / 作者:周邦彥 |
玉琴虛下傷心淚。
只有文君知曲意。
簾烘樓迥月宜人,酒暖香融春有味。
萋萋芳草迷千里。
惆悵王孫行未已。
天涯回首一銷魂,二十四橋歌舞地。
|
|
玉樓春(仙呂惆悵)解釋: 《玉樓春(仙呂惆悵)》是宋代文人周邦彥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琴虛下傷心淚。
只有文君知曲意。
簾烘樓迥月宜人,
酒暖香融春有味。
萋萋芳草迷千里。
惆悵王孫行未已。
天涯回首一銷魂,
二十四橋歌舞地。
詩意:
這首詩詞以玉樓春景為背景,表達了作者仙呂的憂愁和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一個玉樓中的場景,玉琴虛放,作者傷心落淚。只有文君(指知音)才能理解他內心歌曲的意境。簾子拉開,樓中的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好,酒暖人心,花香彌漫,讓人感受到春天的滋味。茂盛的芳草在迷霧中延綿千里,作者對遠行的王孫感到憂愁和遺憾。當天涯回首時,一切美好如夢一般消逝,只留下深深的銷魂之感。最后提到二十四橋,可能是指杭州的西湖景色,描繪了橋上的歌舞歡樂場景。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玉樓春景和作者內心的惆悵之情。詩中運用了一些意象,如玉琴、文君、簾烘樓迥、酒香花草等,通過這些意象的交織,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美好時光的追憶。詩中的玉樓春景描繪得如詩如畫,給人以美好的感受,而作者的惆悵之情則給整首詩詞增添了一絲憂傷和離愁。最后一句以二十四橋歌舞地作結,呼應了詩的開頭,將整首詩詞循環起來,給人以回味和思考。
該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簡潔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將作者內心的思緒和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同時,通過對春景和人情的描繪,使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作者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逝去的緬懷。整首詩詞以簡短的語言傳遞出了豐富的情感,具有一定的藝術感染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