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鄉子(商調) / 作者:周邦彥 |
晨色動妝樓。
短燭熒熒悄未收。
自在開簾風不定,颼颼。
池面冰澌趁水流。
早起怯梳頭。
欲綰云鬟又卻休。
不會沈吟思底事,凝眸。
兩點春山滿鏡愁。
|
|
南鄉子(商調)解釋: 《南鄉子(商調)》是宋代文學家周邦彥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晨色動妝樓。
短燭熒熒悄未收。
自在開簾風不定,颼颼。
池面冰澌趁水流。
早起怯梳頭。
欲綰云鬟又卻休。
不會沈吟思底事,凝眸。
兩點春山滿鏡愁。
中文譯文:
早晨的光影穿過妝樓。
短短的蠟燭閃爍,悄悄地還未熄滅。
自由地拉開窗簾,風不停地吹拂著,呼呼作響。
池塘的水面冰涼,順著水流悄然流動。
清晨起來,害怕梳理頭發。
渴望將發髻編成云朵般的發髻,卻又不愿意這樣做。
不懂得憂思沉思的事情,只是凝視著遠方。
鏡中映照出兩點山巒,彌漫著憂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清晨的場景,以及主人公的內心感受。詩中使用了細膩的描寫,通過對細節的刻畫,表達了主人公的情緒和思緒。
詩的開篇寫道"晨色動妝樓",描繪了早晨時分光影在妝樓中流動的景象。短短的蠟燭仍在微弱地閃爍,暗示了時間的匆忙和短暫。接著,詩人描述了自由地拉開窗簾,風不停地吹拂的場景,窗外的景色和風聲為整個場景增添了生動感。
在第二節中,詩人描寫了主人公早晨起床后的情景。主人公害怕梳理頭發,表現出一種畏懼或者猶豫的心情。他渴望將頭發編成云朵般的發髻,但又猶豫不決,暗示了他內心深處的糾結和矛盾。
接下來的幾句中,詩人寫到主人公不會沉思或者思考一些深刻的問題,只是凝視著遠方。這可能表達了主人公的茫然或者迷惘,他不清楚自己的人生方向或者面對的問題。
最后兩句"兩點春山滿鏡愁"描繪了主人公面對鏡中映照出的春山景色時的憂愁情緒。這里的春山可以被理解為主人公內心的情感,而鏡子則是主人公對自身的反思和審視。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表達了主人公內心的迷茫、矛盾和憂愁,展現了宋代文人的獨特情感和審美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