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竹塢 / 作者:蘇軾 |
晚節(jié)先生道轉(zhuǎn)孤,歲寒惟有竹相娛。
粗才杜牧真堪笑,喚作軍中十萬夫。
|
|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竹塢解釋: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竹塢》是蘇軾寫的一首詩詞,下面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晚節(jié)先生道轉(zhuǎn)孤,
歲寒惟有竹相娛。
粗才杜牧真堪笑,
喚作軍中十萬夫。
中文譯文:
晚年的先生孤獨地轉(zhuǎn)變了他的道路,
在嚴寒的歲月里,只有竹子陪伴著他。
他的才華粗俗,像杜牧那樣真的令人發(fā)笑,
被人稱作軍中十萬人的人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蘇軾晚年時期創(chuàng)作的,反映了他自己的遭遇和感慨。詩中的"晚節(jié)先生道"指的是蘇軾晚年孤獨無依的境遇,"歲寒惟有竹相娛"表達了他對竹子的喜愛和寄托。竹子是一種堅韌、不畏嚴寒的植物,與蘇軾晚年的境況相呼應,也象征著他堅強的意志和精神。詩中提到的"粗才杜牧"是指蘇軾自謙自己的才華,與杜牧相比覺得自己不如。最后一句"喚作軍中十萬夫"指的是蘇軾在當時被人們稱作軍中眾多將士中的一員,表達了他對自己的自嘲和無奈。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己晚年孤獨境遇的描繪,表達了蘇軾在逆境中的堅持和樂觀,以及對自己才華的自謙和對時代局勢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他對竹子這一形象的喜愛和借以自喻的情感。整體上,這首詩詞雖然短小,但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蘇軾晚年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