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熙杏花 / 作者:蘇軾 |
江左風流王謝家,盡攜書畫到天涯。
卻因梅雨丹青暗,洗出徐熙落墨花。
|
|
徐熙杏花解釋:
《徐熙杏花》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徐熙杏花,白駒過隙人事催。江左風流王謝家,盡攜書畫到天涯。卻因梅雨丹青暗,洗出徐熙落墨花。
中文譯文:
徐熙的杏花,像一匹白馬在時間的催促下飛馳而過。江左風流的王謝家族,將他們的書畫作品帶到了遙遠的天涯。然而,由于連綿的梅雨,紅色和青色的顏料變得暗淡,卻洗出了徐熙筆下的墨花。
詩意:
這首詩詞以徐熙的杏花和畫作為主題,表達了時間的飛逝和人事的無常。徐熙是北宋時期的一位杰出畫家,他的杏花畫作聞名于世。詩中提到的江左風流王謝家是指王安石和謝朓,他們都是文學藝術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們帶著自己的書畫作品追求名利,但最終都無法逃脫時間的流轉。梅雨的到來讓杏花的顏色變得暗淡,同時也洗去了徐熙畫作中的色彩,這可以理解為暗示人事的起伏和變幻無常。
賞析:
蘇軾通過徐熙的杏花和畫作,表達了時間的無情和人事的變遷。徐熙的杏花被比作白馬過隙,強調了時間的短暫和飛逝。江左風流的王謝家族代表了文人的追求和努力,但他們最終也無法擺脫時間的束縛。詩中的梅雨象征著世事的滄桑,它不僅讓杏花的顏色變暗,還洗去了徐熙畫作中的色彩。這表達了人事的無常和變幻,即使是最輝煌的藝術作品也無法永恒存在。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時間的流逝和人事的無常,體現了蘇軾對生命和藝術的深刻思考。通過徐熙的杏花和畫作,他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以及對藝術的獨特理解。這首詩詞既展示了蘇軾的才華,又引發了人們對生命和藝術的深入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