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題清溪寺?在峽州,鬼谷子之故居? / 作者:蘇軾 |
口舌安足恃,韓非死說難。
自知不可用,鬼谷乃真奸。
遺書今未亡,小數不足觀。
秦儀固新學,見利不知患。
嗟時無桓文,使彼二子顛。
死敗無足怪,夫子固使然。
君看巧更窮,不若愚自安。
遺宮若有神,頷首然吾言。
|
|
寄題清溪寺?在峽州,鬼谷子之故居?解釋:
《寄題清溪寺?在峽州,鬼谷子之故居?》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寄題清溪寺?在峽州,鬼谷子之故居?
口舌安足恃,韓非死說難。
自知不可用,鬼谷乃真奸。
遺書今未亡,小數不足觀。
秦儀固新學,見利不知患。
嗟時無桓文,使彼二子顛。
死敗無足怪,夫子固使然。
君看巧更窮,不若愚自安。
遺宮若有神,頷首然吾言。
詩意:
這首詩詞寫的是蘇軾對于他所在的清溪寺的題詞,該寺位于峽州,是鬼谷子曾經居住過的地方。詩中表達了蘇軾對于時局和人事的思考和感慨。他認為依靠口舌之辯是不可靠的,韓非的學說也難以解決問題。他自知不能依賴這些,而鬼谷子的智慧才是真正的奸詐。雖然有些人留下了遺書,但內容微不足道,無法令人稱道。秦朝的儀式雖然是新學說,但是追求利益而忽略了潛在的危害。蘇軾感嘆沒有像桓文一樣的時代名士,導致了那些二流子的狂妄行徑。對于失敗,蘇軾并不感到奇怪,因為這正是夫子所期待的結果。他認為與其追求技巧和巧妙,不如像愚者一樣安于自己的簡單和平靜。如果這座遺宮真的有神靈,它會頷首認同蘇軾的觀點。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蘇軾對于世事和人生的獨特見解。他對于依賴口舌辯論和學說的質疑,以及對于追求功利而忽視風險的批評,彰顯了他對于虛妄和利己主義的警醒。他借鬼谷子和桓文的對比,表達了對于時代名士和二流子的反思。最后,他提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觀點,認為愚者的安寧和簡單勝過技巧和巧妙。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道出了蘇軾對于人生價值和處世態度的深刻思考,展現了他的才情和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