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惠州監押 / 作者:蘇軾 |
一聲鳴?一作鴻?雁破江云,萬葉梧桐卷露銀。
我自飄零是羈旅,更堪秋晚送行人。
|
|
送惠州監押解釋:
《送惠州監押》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聲鳴?一作鴻?
雁破江云,萬葉梧桐卷露銀。
我自飄零是羈旅,
更堪秋晚送行人。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在送別惠州監押的時刻所抒發的情感。詩中以鳴雁為引子,表達了離別之情。描述了雁群破開江上的濃云,梧桐樹上的葉子卷起了朝露,暗喻著季節的變遷和人事的離合。蘇軾自比飄零的旅人,感嘆自己的身世如同流浪者一般,更加感慨秋天的晚上送別行人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蘇軾離別之情和對人生境遇的感慨。鳴雁和梧桐樹是秋季的象征,它們與離別的場景相呼應,增強了詩詞的感染力和意境。雁群破開江云,象征著離別的瞬間,梧桐樹上的葉子卷起露水,暗示著季節的變遷和人事的無常。蘇軾將自己比作飄零的旅人,表達了自己的彷徨和無奈。整首詩以秋天的晚上為背景,更加凸顯了離別的憂傷和凄涼。
這首詩詞以簡潔、質樸的語言表達了離別之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內心的感慨和孤寂。同時,通過對季節和人生的比喻,展現了人事無常、離合悲歡的主題,引人深思。蘇軾以獨特的視角和感受細膩的表達,使這首詩詞成為了宋代優秀的離別之作,流傳至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