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鄭介夫二首 / 作者:蘇軾 |
一生憂患萃殘年,心似驚蠶未易眠。
海上偶來期汗漫,葦間猶得見延緣。
良醫自要經三折,老將何妨敗兩甄。
收取桑榆種梨棗,祝君眉壽似增川。
|
|
次韻鄭介夫二首解釋:
《次韻鄭介夫二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生憂患萃殘年,
心似驚蠶未易眠。
海上偶來期汗漫,
葦間猶得見延緣。
良醫自要經三折,
老將何妨敗兩甄。
收取桑榆種梨棗,
祝君眉壽似增川。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蘇軾對自己晚年生活的思考和祝愿。詩中描繪了作者一生中憂患不斷,積累到了殘年,仍然心事重重,難以安眠。然而,作者希望能在海上偶然相遇,開懷暢談,尋找一絲寬慰。即使在葦間,也能找到友誼的延續。詩中還提到了良醫和老將,暗示人們在面對困境時,應該經歷多次挫折和失敗,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和成功。最后,作者以桑榆和梨棗的象征意義,祝福詩中的朋友能夠擁有長壽和幸福。
賞析:
這首詩以蘇軾獨特的才華和感慨之情,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友誼的珍視。詩中的“一生憂患”表明了作者經歷了許多困難和挫折,這種心理狀態一直持續到了晚年。作者將自己的心比作“驚蠶”,暗示了內心的不安和動蕩。然而,詩中的“海上偶來”和“葦間猶得見延緣”傳遞了一種希望和尋求安慰的愿望。作者希望能在生活的迷茫中找到朋友的支持和理解。
詩中的“良醫”和“老將”象征著面對困境時的不同態度。良醫經歷了三次挫折,才能成為真正的醫術高手,而老將則在兩次失敗后仍然堅持戰斗。這表明作者認為,人們應該在面對困難時堅持不懈,經歷多次失敗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和成長。
最后,作者通過“收取桑榆種梨棗”這一寓意深遠的比喻,表達了對朋友的祝福和良好的愿望。桑榆代表夕陽,梨棗則象征著幸福和長壽。作者希望詩中的朋友能夠擁有長壽和幸福的人生,祝福他們的眉宇之間充滿了喜悅和滿足。
總的來說,這首詩描繪了蘇軾晚年時對自己生活的反思和對友誼的向往,通過比喻和寓意表達了對朋友的祝福和對生活的希望。詩詞明憂患之情,暗寄志氣和人生哲理,展示了蘇軾深邃的思考和獨特的藝術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