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陽樂 / 作者:蘇軾 |
使君未來襄陽愁,提戈入市裹氈裘。
自從氈裘南渡沔,襄陽無事多春游。
襄陽春游樂何許。
峴山之陽漢江浦。
使君朱旆來翻翻,人道使君似羊杜。
道邊逢人問洛陽,中原苦戰春田荒。
北人聞道襄陽樂,目送飛鴻應斷腸。
|
|
襄陽樂解釋:
《襄陽樂》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使君未來襄陽愁,
提戈入市裹氈裘。
自從氈裘南渡沔,
襄陽無事多春游。
襄陽春游樂何許,
峴山之陽漢江浦。
使君朱旆來翻翻,
人道使君似羊杜。
道邊逢人問洛陽,
中原苦戰春田荒。
北人聞道襄陽樂,
目送飛鴻應斷腸。
詩詞的中文譯文:
使君未來襄陽愁,
君主未來到襄陽感到憂愁,
提戈入市裹氈裘。
拿著戈的軍士走進市場,身披氈裘。
自從氈裘南渡沔,
自從穿著氈裘南渡過沔水,
襄陽無事多春游。
襄陽沒有戰事,多有人春天外出游玩。
襄陽春游樂何許,
襄陽的春天游玩是怎樣的,
峴山之陽漢江浦。
陽光照耀下的峴山和漢江的江岸。
使君朱旆來翻翻,
使君的紅色旗幟翻飛著,
人道使君似羊杜。
人們說使君像羊杜(指羊杜衍,南北朝時期的名將)。
道邊逢人問洛陽,
路邊遇見人們問起洛陽的情況,
中原苦戰春田荒。
中原地區正在經歷著戰亂,春天的田地荒蕪。
北人聞道襄陽樂,
北方的人們聽說襄陽安樂,
目送飛鴻應斷腸。
目送著飛翔的鴻雁,引起人們的傷感。
詩意和賞析:
《襄陽樂》這首詩詞描繪了襄陽地區的景象以及時局動蕩的背景。詩中以襄陽為背景,通過描述使君的到來和襄陽的春游,表達了襄陽地區相對安寧的狀態。詩中峴山的陽光明媚,漢江的江岸宜人,使君旗幟飄揚,展示出一片歡樂祥和的景象。然而,詩中也透露出北方戰亂的消息,中原地區的春田荒蕪,使得北方的人們聽聞襄陽的安樂時感到愁緒和傷感。
整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襄陽地區相對安寧的渴望和對中原戰亂的憂慮。通過對景物描寫和對使君以及北方人們的寓意化的描述,蘇軾在這首詩中展示了他對和平安寧的向往,并寄托了對國家和人民的關懷之情。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狀況,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對戰爭和和平的反思與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