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鷓鴣 / 作者:楊萬里 |
江南厭聽鷓鴣曲,嶺南初嘗鷓鴣肉。
年年細雨落花春,鉤輈格磔惱殺人。
竹雞泥滑報行客,鷓鴣更道行不得。
方兄百輩買一只,可惜羽衣錦狼藉。
|
|
食鷓鴣解釋: 《食鷓鴣》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對鷓鴣的感受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江南艷陽天,我對鷓鴣曲感到厭倦,
來到嶺南,第一次嘗到了鷓鴣肉。
每年春天,細雨中花瓣飄落,
我用鉤輈格磔的方式,惱怒地殺死了這些鷓鴣。
竹雞滑溜地報告給行人,
鷓鴣卻告訴我無法行走。
我方兄買了一只鷓鴣,
可惜它的羽衣卻被弄得破爛不堪。
這首詩詞的詩意表達了作者對鷓鴣的矛盾情感和對自然的感悟。作者在江南時對鷓鴣的歌聲感到厭倦,但來到嶺南后,第一次嘗到鷓鴣肉,卻又對其感到新奇和興奮。詩中的細雨落花春景,表現了自然的美妙和變幻。然而,作者用鉤輈格磔的方式殺死鷓鴣,表達了他對殺生的痛苦和內心的糾結。最后,作者提到自己的方兄買了一只鷓鴣,但可惜它的羽衣卻被弄得破爛不堪,這或許是對人們對自然的破壞和浪費的反思。
這首詩詞通過對鷓鴣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生命的思考。它既展示了作者對鷓鴣的喜愛和對美食的追求,又反映了作者對殺生和浪費的痛苦和反思。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將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傳達給讀者,引發人們對自然和生命的思考和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