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關令送魚 / 作者:蘇軾 |
舉網驚呼得巨魚,饞涎不易忍流酥。
更煩赤腳長須老,來趁西風十幅蒲。
|
|
次韻關令送魚解釋:
《次韻關令送魚》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舉網驚呼得巨魚,
饞涎不易忍流酥。
更煩赤腳長須老,
來趁西風十幅蒲。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幅漁民在捕魚過程中的情景。詩人通過描繪漁民舉起漁網后驚呼獲得一條巨大的魚,引發了他們內心強烈的食欲和饞涎的感覺。詩人進一步表達了對于這種捕魚生活的煩惱,漁民們赤腳捕魚,長時間的勞作使他們的胡須也長得很長。最后,詩人提到了西風吹拂下的十幅蒲草,這可能意味著漁民們將利用有利的風向繼續捕魚。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漁民捕魚的情景,通過對細節的刻畫,展現出漁民們艱苦的勞動和對美食的渴望。詩人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如“舉網驚呼得巨魚”,給人們帶來了視覺上的沖擊感。他使用了“涎”和“流酥”等形容詞,強調了詩人和漁民們對于美味食物的渴望和無法抑制的口水流動。此外,詩中的“赤腳長須老”形象地描述了漁民們長時間從事捕魚工作的辛勞和勞累的樣子。最后,詩人以“西風十幅蒲”的形象暗示了漁民們將繼續捕魚的決心和對未來的期望。
整首詩詞通過對具體場景的描寫,展現了蘇軾對漁民生活的關注和對勞動者辛勤努力的贊頌。它通過簡潔而生動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美食的向往和對生活的熱愛,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對于勞動和收獲的理解和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