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子由書清汶老所傳秦湘二女圖 / 作者:蘇軾 |
春風消冰失瑤玉,我本無身安有觸。
羊生得婦如得風,握手一笑未為辱。
先生室中無天游,佩環何處鳴風甌。
隨魔未必皆魔女,但與分燈遣歸去。
胡為寫真傳世人,更要維摩一轉語。
丹元茅茨只三間,太極老人時往還。
點檢凡心早除拂,方平神鞭常使物。
|
|
次韻子由書清汶老所傳秦湘二女圖解釋:
這首詩詞是蘇軾的作品,題為《次韻子由書清汶老所傳秦湘二女圖》。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風消冰失瑤玉,
我本無身安有觸。
羊生得婦如得風,
握手一笑未為辱。
這里描述了春風消融冰雪,失去了美麗的玉石。詩人表達了自己本來沒有名利之身,卻因為一些無意的接觸而陷入了紛爭和爭議之中。其中提到了“羊生得婦如得風”,意指獲得婦人的好意就像得到了清風般的愉悅,握手一笑并不覺得有什么羞辱。
先生室中無天游,
佩環何處鳴風甌。
隨魔未必皆魔女,
但與分燈遣歸去。
詩中描述了一個先生(指作者自己)的房間里沒有仙游的景象,佩戴的玉環又從何處發出風的聲音。這里引出了“分燈遣歸”的典故,意思是魔鬼未必都是魔女,只是跟著燈火而去。
胡為寫真傳世人,
更要維摩一轉語。
丹元茅茨只三間,
太極老人時往還。
這段詩意呼應了前文的“分燈遣歸”,提出了關于寫真傳世的問題。詩人認為,真實的形象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通過言辭的轉換來傳達真理。接著,詩中出現了丹元、茅茨和太極老人的形象,暗示了作者對修行和哲學思考的追求。
點檢凡心早除拂,
方平神鞭常使物。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的修行心態,要時刻檢點自己的凡心,早早摒除雜念。只有如此,才能使自己的心靈平靜,達到觸動神明的境地。
綜合賞析,這首詩詞以蘇軾獨特的語言表達了對人生、修行和真理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象、人際關系和修行境界的描繪,詩人抒發了自己對現實世界和內心世界的感悟。詩中運用了寓意深遠的典故和象征,給人以思考和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