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武臺南有感?此詩為黃庭堅作? / 作者:蘇軾 |
山城九月冒朝寒,講武臺南路屈盤。
騶子雨中乘馬去,村童煙外倚墻看。
鴉啼冢木秋風急,鷺立漁船夜水干。
花似去年堪折贈,插花人去淚闌干。
|
|
講武臺南有感?此詩為黃庭堅作?解釋:
《講武臺南有感?此詩為黃庭堅作?》是一首由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山城九月冒朝寒,
講武臺南路屈盤。
騶子雨中乘馬去,
村童煙外倚墻看。
鴉啼冢木秋風急,
鷺立漁船夜水干。
花似去年堪折贈,
插花人去淚闌干。
中文譯文:
在九月的山城冒著寒冷的朝露,
講武臺南路蜿蜒曲折。
騶子在雨中騎馬離去,
村童在煙霧中倚墻觀望。
烏鴉在冢木上啼叫,秋風凜冽,
白鷺站在漁船上,夜水干涸。
花兒看起來像去年那般美麗,可以采摘贈送,
插花的人已經離去,淚水已經干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九月山城的景象,以及蘇軾對于歲月流轉和離別的感慨。詩人通過描寫山城的景色和人物,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離散別離的思考和感慨。
詩的開頭,山城九月冒著朝寒的景象,給人一種寒意襲人的感覺。講武臺南路蜿蜒曲折,形容了路途的曲折和崎嶇。騶子在雨中騎馬離去,村童倚墻觀望,呈現了人物的離別場景。
接下來,詩人描寫了烏鴉啼叫、秋風凜冽的景象,以及白鷺站在漁船上,夜水干涸的情景。這些形象突出了季節的變化和自然界的冷寂,與人物的離去相呼應。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留戀和對離別的傷感。花兒看起來像去年那樣美麗,可以采摘贈送,然而插花的人已經離去,詩人的淚水也已經干涸。這種對離別和歲月流轉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和故人的懷念之情。
整首詩雖然篇幅不長,但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物離別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生命易逝和離別的感慨和思考。它以簡潔的語言和具體的形象,表達了人們對于歲月流轉、離散別離的深切感受,展現了蘇軾獨特的感慨和才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