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西番(執胡琴者九人·般涉調) / 作者:張先 |
焊撥紫槽金襯,雙秀萼,兩回鸞。
齊學漢宮妝樣,競嬋娟。
三十六弦蟬鬧,小弦蜂作團。
聽盡昭君幽怨,莫重彈。
|
|
定西番(執胡琴者九人·般涉調)解釋: 《定西番(執胡琴者九人·般涉調)》是宋代張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焊撥紫槽金襯,雙秀萼,兩回鸞。
齊學漢宮妝樣,競嬋娟。
三十六弦蟬鬧,小弦蜂作團。
聽盡昭君幽怨,莫重彈。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九位彈奏胡琴的音樂家。他們手指靈巧地彈奏著胡琴,琴身是用紫檀木制成,上面鑲嵌著金色的裝飾。琴弦共有三十六根,發出的聲音如同蟬鳴一般嘈雜,而其中的小弦則像是一群蜂兒圍繞般地嗡嗡作響。他們競相模仿漢朝宮廷的妝容打扮,爭相展示自己的美麗。然而,他們也傾聽了昭君的幽怨之聲,因此勸告彼此不要再重復彈奏。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胡琴樂師的形象和琴聲,展現了音樂的魅力和表現力。焊撥紫槽金襯,形容了胡琴的制作精細和華麗的外觀。雙秀萼,兩回鸞表達了琴聲的嘈雜和繁復,給人一種生動的聽覺感受。描述樂師們競相模仿漢宮妝樣的情景,既展示了他們的自豪和自信,也暗示了對古代文化的傳承和追溯。然而,詩詞最后提到樂師們傾聽了昭君的幽怨之聲,并勸告彼此不要再重復彈奏,可能是暗示了對昭君悲慘遭遇的同情和憐憫,以及對過度重復表演的忠告。整首詩詞通過對音樂、美麗和悲愴的交織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人生中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生命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