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月(中呂宮) / 作者:張先 |
體態看來隱約,梳妝好是家常。
檀槽初抱更安詳。
立向尊前一行。
小打登鉤怕重,盡纏繡帶由長。
嬌春鶯舌巧如簧。
飛在四條弦上。
|
|
西江月(中呂宮)解釋: 《西江月(中呂宮)》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先。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體態看來隱約,
梳妝好是家常。
檀槽初抱更安詳,
立向尊前一行。
小打登鉤怕重,
盡纏繡帶由長。
嬌春鶯舌巧如簧,
飛在四條弦上。
詩意:
這首詩以描寫一個女子妝飾的過程為主題。詩人通過一系列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女子妝飾的細致和精巧之處。詩中的女子在慢慢打扮的過程中,展現出一種溫柔和優雅的氣質。她細心地梳妝打扮,使自己更加美麗動人。女子抱著檀槽,顯得安詳而端莊。她站在鏡前,仔細地打理自己的發髻和衣飾,以完美的姿態出現在尊貴的人面前。繡帶長長地纏繞,小打登鉤是為了避免過重。女子的嘴巴嬌小靈活,就像春天的鶯鳥一樣,嘴舌巧妙地在四根琴弦上飛舞。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展現了女子妝飾的過程和女子的美麗動人。詩人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將女子妝飾的細節描繪得栩栩如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想象空間。詩中的女子被描繪得溫柔、優雅,她的妝飾過程呈現出一種儀式感和莊重感,顯示了古代女性對于美的追求和注重。同時,詩中的細節描寫也表達了詩人對于細致、精巧藝術的贊美。整首詩詞以描寫女子妝飾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生動的形象,展現了女子的美麗和嫵媚,給人以美好的視覺和心靈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