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樹后庭花(上元·般涉調) / 作者:張先 |
華燈火樹紅相斗。
往來如晝。
橋河水白天青,訝別生星斗。
落梅秾李還依舊。
寶釵沽酒。
曉蟾殘漏心情,恨雕鞍歸后。
|
|
玉樹后庭花(上元·般涉調)解釋: 《玉樹后庭花(上元·般涉調)》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先。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華燈火樹紅相斗,
往來如晝。
橋河水白天青,
訝別生星斗。
落梅秾李還依舊,
寶釵沽酒。
曉蟾殘漏心情,
恨雕鞍歸后。
中文譯文:
華燈照亮著紅色的樹木,
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橋上河水映白天的藍,
別離之中星斗閃爍。
落梅還是那樣嬌艷,
寶釵在那里賣酒。
黎明時分,蟾宮已殘漏,
心情里憂郁著離別歸來時的牽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上元節夜晚的熱鬧景象。華燈照亮了夜空,使得樹木變得紅色,人們來來往往,熱鬧非凡,仿佛白天般明亮。橋上的河水清澈見底,在白天的陽光下呈現出青色,而晚上卻讓人驚訝地發現星星在水中閃爍。詩人通過這些景象,表達了上元節的熱鬧和喜慶氛圍。
接下來的幾句詩描述了一種別離的情感。落梅和秾李是指花朵,盡管時間過去了,它們依然保持著嬌艷的姿態,寓意著美好的回憶依舊存在。寶釵則是一個酒店的名字,人們在那里暢飲歡樂。然而,黎明時分,蟾宮已經殘漏,這里指的是指示時間的蟾蜍形狀的漏刻度,暗示著別離的悲傷和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熱鬧喜慶和別離思念為主題,通過描寫上元節的景象和表達個人情感,展現了詩人對于節日熱鬧和人情離合的感慨和思考。同時,詩中運用了華麗的意象和形象描寫,增加了詩的藝術性和感染力,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節日的喜慶氣氛和詩人的情感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