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梅 / 作者:毛滂 |
何處曾臨阿母池,渾將絳雪點寒枝。
東墻羞頰逢誰笑,南國酡顏強自持。
幾過風霜仍好色,半呼桃杏聽群兒。
青春獨養和癥狀味,不為黃蜂飽蜜脾。
|
|
紅梅解釋: 《紅梅》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毛滂。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何處曾臨阿母池,
渾將絳雪點寒枝。
東墻羞頰逢誰笑,
南國酡顏強自持。
幾過風霜仍好色,
半呼桃杏聽群兒。
青春獨養和癥狀味,
不為黃蜂飽蜜脾。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紅梅的景象,通過紅梅的形象來表達作者對堅韌和自我保持的贊美。紅梅在嚴寒的冬天依然盛開,不畏風霜,不為黃蜂所吸引,保持著自己的獨特之美。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紅梅為主題,通過紅梅的形象來表達作者對堅韌和自我保持的贊美。首句"何處曾臨阿母池"描繪了紅梅生長的環境,阿母池指的是一個地名,可能是指紅梅生長的地方。接著的"渾將絳雪點寒枝"描述了紅梅盛開時緋紅的花瓣,猶如點綴在寒冷的枝條上的絳雪。
接下來的兩句"東墻羞頰逢誰笑,南國酡顏強自持"描繪了紅梅的自信和堅韌。紅梅在東墻上傲立,面對誰笑都不會羞愧,而且即使在南國的春天,它的紅色也不會失去鮮艷。
接下來的兩句"幾過風霜仍好色,半呼桃杏聽群兒"表達了紅梅經歷了多次風霜的洗禮,但依然保持著艷麗的顏色。即使在春天,桃杏也會羨慕紅梅的美麗。
最后兩句"青春獨養和癥狀味,不為黃蜂飽蜜脾"表達了紅梅獨特的品質。紅梅以其獨特的美麗和特性,不被周圍的環境所動搖,也不為外界的誘惑所動心。
整首詩詞以紅梅為主題,通過紅梅的形象展示了作者對堅韌、自信和獨立的贊美。紅梅在嚴寒的環境中依然盛開,展現了它的獨特之美和不屈的精神。這首詩詞通過紅梅的形象,傳達了一種積極向上、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令人賞心悅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