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梅戶曹會獵鐵溝 / 作者:蘇軾 |
山西従古說三明,誰信儒冠也捍城。
竿上鯨鯢猶未掩,(近梟數盜。
)草中狐兔不須驚。
東州趙叟飲無敵,南國梅仙詩有聲。
不向如皋閑射雉,歸來何以得卿卿。
(是日惟梅、趙不射。
)
|
|
和梅戶曹會獵鐵溝解釋:
《和梅戶曹會獵鐵溝》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西從古說三明,誰信儒冠也捍城。
竿上鯨鯢猶未掩,(近梟數盜。)
草中狐兔不須驚。
東州趙叟飲無敵,南國梅仙詩有聲。
不向如皋閑射雉,歸來何以得卿卿。(是日惟梅、趙不射。)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和梅戶曹一起獵捕動物的情景。詩的開頭提到了山西的三明山,這個地方據說從古以來就有捕魚的傳統,但是誰會相信儒冠之下也有這樣的捕撈技巧呢?接著描述了竿上的漁網尚未收起,鯨鯢(一種大魚)的身影依然可見,而近處卻有幾只梟(一種猛禽)在捕食,草叢中的狐貍和兔子并不驚慌。之后提到東州的趙叟喝酒無敵,南國的梅仙的詩聲非常有名。最后提到自己不像如皋那樣閑暇地射殺野雞,回來后又能如何得到你的青睞。(這一天只有我和梅、趙沒有射殺動物。)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獵捕的場景為主線,從山西的捕魚技巧談到捕鯨鯢、梟的捕食,在此基礎上襯托出草叢中的狐貍和兔子平靜自在的狀態。通過對不同動物的描寫,蘇軾表達了大自然的和諧和生物間的平衡。接著,詩中轉移到趙叟的喝酒和梅仙的詩聲,這顯示了詩人對人類的生活和藝術的贊美。最后,蘇軾通過對自己射殺野雞的選擇的否定,暗示了自己與梅戶曹的情意綿綿,并以此暗示自己對愛情的向往。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人物描寫為主線,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和人文的熱愛,并融入了對愛情的思考和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