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蓮花寺頃從清獻公游今十年矣 / 作者:毛滂 |
一徑通松竹,入門聞夜香。
青燈孤照佛,斜月靜歸廊。
未厭逢僧拙,終慚涉世忙。
十年猶彷佛,一夢自凄涼。
|
|
宿蓮花寺頃從清獻公游今十年矣解釋: 《宿蓮花寺頃從清獻公游今十年矣》是宋代毛滂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清晨十年前,我曾在蓮花寺游玩過。一條小徑通向松樹和竹林,我踏入門中聞到夜晚的花香。青燈孤獨地照亮著佛像,斜月靜靜地傾斜在回廊上。我從未厭倦與僧人相遇的平淡,卻始終感到自己在塵世的忙碌中慚愧。十年過去了,我仿佛依然彷徨在佛像下,如同一場凄涼的夢境。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在蓮花寺宿留的場景和內心感受。詩人在十年前曾來到蓮花寺游玩,在清晨時分回憶起來。他通過描繪寺廟的景象,如松竹、夜香、青燈和斜月,表達了寧靜、孤獨和凄涼之感。詩人在與僧人相遇時感到平淡而不厭倦,而自己在世俗的忙碌中則感到慚愧。十年過去了,他回想起當初的經歷,仿佛仍然處于夢幻般的凄涼之中。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寺廟的景象和情感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思考和感慨。通過描繪蓮花寺的自然景觀,如松竹和夜香,以及寺廟的靜謐氛圍,如青燈和斜月,詩人營造了一種寧靜和超脫塵世的意境。與此同時,詩人的內心感受也得到了揭示。他不厭倦與僧人相遇的平淡,表現了對精神內涵的追求和對虛浮世俗的厭倦。然而,他在世俗的忙碌中感到自己的無奈和慚愧,這種對塵世的反思和自省使得詩詞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最后,詩人以十年的時光作為轉折點,表達了對過去經歷的回顧和對一切的凄涼感受。整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對內心情感的交融,展現了詩人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給人以深思與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