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鄭漢詳飲石橋山 / 作者:毛滂 |
喜得青州好從事,共登畢卓拍浮船。
云煙已借一千日,山鳥不須驚醉眠。
|
|
與鄭漢詳飲石橋山解釋: 《與鄭漢詳飲石橋山》是宋代詩人毛滂的作品。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喜得青州好從事,
共登畢卓拍浮船。
云煙已借一千日,
山鳥不須驚醉眠。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鄭漢詳一同登上石橋山,暢飲美酒的情景。詩中表達了作者對于能夠在美麗的青州從事所愛之事的喜悅,以及在登上畢卓山和乘坐浮船時所感受到的寧靜與愜意。作者通過煙云的借喻,表達了時間的流逝,但山中的鳥兒卻無需為繁忙的世俗所驚擾,它們可以安心地醉眠,象征了山中的寧靜與自由。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作者與友人鄭漢詳在石橋山上共飲的情景。首句“喜得青州好從事”,表達了作者對于能夠在青州從事自己所愛之事的喜悅之情。青州被認為是一個美麗宜人的地方,作者可能在這里找到了心靈的寄托和滿足。
接下來的兩句“共登畢卓拍浮船,云煙已借一千日”,描繪了作者與鄭漢詳一同登上畢卓山,乘坐浮船的情景。畢卓山是一個景色秀麗的山峰,而浮船則暗示著在山間的湖泊或江河上暢游的愉悅。而“云煙已借一千日”則暗示了時間的流逝,表達了作者對于美好時光的珍惜。
最后兩句“山鳥不須驚醉眠”,通過山中的鳥兒不被世俗的繁忙所驚擾而自在醉眠的形象,表達了山中的寧靜與自由。整首詩以簡練的語句和生動的意象,展現了作者對于美景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對于時光流逝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