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居禪院 / 作者:毛滂 |
瀟灑仙居院,樓臺煙靄中。
夜泉清浸月,午鐸冷搖風。
轉目已成昨,累名俱是空。
一尊林下醉,此興誰與同。
|
|
仙居禪院解釋: 《仙居禪院》是宋代詩人毛滂創作的一首詩詞,描述了禪院中的景色和詩人的心境。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瀟灑仙居院,
樓臺煙靄中。
夜泉清浸月,
午鐸冷搖風。
譯文:
寬敞自在的仙居禪院,
樓臺隱現在煙霧中。
夜晚清泉悄悄潤濕著明月,
中午佛鐘冷冽地搖動著風。
詩意:
這首詩以描寫仙居禪院為主題,展現了禪院的寬敞自在之美。仙居禪院被煙霧繚繞,給人一種飄渺的感覺。夜晚時,清泉靜靜地流淌,輕輕觸碰著明亮的月光;中午時,佛鐘敲響,帶來一陣冷風。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詩人表達了對禪修環境的贊美和對禪意生活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通過對仙居禪院的描繪,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詩人以煙霧、清泉、明月和佛鐘等元素,刻畫出禪院的寧靜和祥和,傳遞出一種追求心靈自由與平靜的精神追求。
詩的前兩句“瀟灑仙居院,樓臺煙靄中”,以形容詞“瀟灑”和名詞“樓臺”為主,營造出禪院的寬廣和空靈的氛圍。接著,詩人運用了夜晚的清泉和明月,以及中午的佛鐘和風,增加了詩詞的層次感和意境。通過對時間和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禪修生活的追求,希望能夠在禪院中尋找到內心的寧靜和自由。
最后兩句“轉目已成昨,累名俱是空。一尊林下醉,此興誰與同”,詩人以轉身已成昨天為象征,表達了對過去名利的淡漠和超越。詩人寧愿在林間獨自醉酒,享受內心的寧靜和喜悅,而不與他人分享。這表明詩人對于內心的追求和超然的態度,強調了禪修的價值和意義。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仙居禪院的描繪,展示了禪修環境的美麗和禪意生活的價值。同時,詩人表達了對名利的超越和對內心寧靜的向往,體現了對自由與超脫的追求。這首詩以簡潔深刻的語言,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營造出一種超然的意境,給人以心靈的觸動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