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泛舟還余英館) / 作者:毛滂 |
煙柳風蒲冉冉斜。
小窗不用著簾遮。
載將山影轉灣沙。
略B46E斷時分岸色,蜻蜓立處過汀花。
此情此水共天涯。
|
|
浣溪沙(泛舟還余英館)解釋: 《浣溪沙(泛舟還余英館)》是宋代詩人毛滂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煙柳風蒲冉冉斜。
微風吹拂下的煙霧柳絮,輕柔地向一側傾斜。
小窗不用著簾遮。
小窗戶不需要掛上窗簾來遮擋。
載將山影轉灣沙。
船載著山影在彎曲的沙灘上轉動。
略斷時分岸色,蜻蜓立處過汀花。
微微中斷的時光分割岸邊的色彩,蜻蜓在汀花之上停留。
此情此水共天涯。
這種情感和這湖水一同延伸到天涯。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泛舟湖上的景象。詩人描述了湖畔的煙柳和微風吹拂下的柳絮,以及船上載著山影在彎曲的沙灘上轉動的景象。詩人通過描繪微妙的景色和細節,表達了自然之美與人情之間的交融。最后一句表達了詩人對這種情感和湖水的共同延伸到天涯的感慨。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泛舟湖上的景色,注重捕捉細微之處。詩人運用了生動的形象描寫,如煙柳、風蒲、山影和湖水等,讓讀者仿佛置身于湖畔的景色中。通過描繪微妙的細節,詩人展示了他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感知和對人情之間的共鳴。
詩詞以簡約的句式和樸素的詞語表達出深遠的意境,給人以靜謐、寧靜的感覺。其中的“此情此水共天涯”一句,表達了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湖水相融合,將個人情感與大自然相結合的意境。整首詩詞以景寫情,情景融洽,給人以一種超脫塵俗、超越時空的感受。
這首詩詞具有典型的宋代山水詩的特點,注重描繪自然景色的細膩和意境的抒發。它展示了毛滂對自然景色的細致觀察和對人情之美的感悟,體現了宋代詩人對自然與人情的獨特理解和表達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