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驀山溪(上元詞) / 作者:毛滂 |
嬋娟不老,依舊東風面。
華燭下珠軿,盛寒里、春光一片。
不教暮景,也似每常來,水精宮,銀色界,今夜分明見。
碧街如水,人影花凌亂。
誰在柳陰中,小妝寒、落梅數點。
詩翁獨倚,十二玉闌干,露蒙蒙,云冉冉,千嶂琉璃淺。
|
|
驀山溪(上元詞)解釋: 《驀山溪(上元詞)》是宋代作家毛滂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驀山溪(上元詞)
嬋娟不老,依舊東風面。
在華燭下,珠軿閃爍,
在盛寒中,春光如片。
它不讓暮景消逝,
仿佛常常到來。
水精宮,銀色的界域,
今夜清晰可見。
碧街如同水面,
人影和花兒交織紛亂。
誰在柳樹陰影中,
小妝寒冷,幾朵落梅。
詩人獨自倚著,
十二玉闌干,
露水朦朧,
云彩緩緩飄動,
千山萬壑如琉璃般淺。
譯文:
突然的山溪(上元之夜的歌謠)
美麗的容顏不老,仍舊面對著東風。
在華麗的燭光下,珍珠般閃爍著,
在寒冷的冬季中,春光如片。
它不讓夜晚景色消逝,
仿佛常常來臨。
水精宮,銀色的界域,
今夜清晰可見。
碧綠的街道像水一般,
人影和花朵交織紛亂。
在柳樹的陰影中,
小妝容顯得寒冷,幾朵梅花點綴其中。
詩人獨自依靠著,
站在十二玉闌干上,
露水朦朧,
云彩緩緩飄動,
千山萬壑如琉璃般淺。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上元之夜的景象。詩人通過描寫不老的嬋娟容顏、閃爍的珍珠和寒冷中的春光,表達了時間的停滯和美好的永恒。深夜中的水精宮、銀色界域和碧綠的街道,營造出一個神秘而夢幻的氛圍。詩人獨自倚著玉闌干,凝視著迷離的景色,感嘆千山萬壑的美麗如同琉璃般淺薄。
賞析:
《驀山溪(上元詞)》通過瑰麗的描寫和婉約的語言,展示了毛滂對于美的追求和對于時光流轉的思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象征,如嬋娟不老、華燭下的珠軿、水精宮和銀色界域等,營造出一個充滿神秘和詩意的景象。詩人以獨特的視角觀察自然和人事,表達了對于美麗瞬間的珍視和對于人生短暫的感慨。整首詩詞意境深遠,給人以美好幻想和情感的共鳴,展現了宋代詩人的才情和對于生命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