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南縣尉水亭得長字 / 作者:蘇軾 |
兩慰郁相望,東南百步場。
揮旗蒲柳市,伐鼓水云鄉。
已作觀魚檻,仍開射鴨堂。
全家依畫舫,極目亂紅妝。
瀲瀲波頭細,疏疏雨腳長。
我來閑濯足,溪漲欲浮床。
澤國山圍里,孤城水影傍。
欲知歸路處,葦外聽風檣。
|
|
城南縣尉水亭得長字解釋:
《城南縣尉水亭得長字》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繪了水亭景色的美麗和詩人閑適自在的心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兩慰郁相望,東南百步場。
揮旗蒲柳市,伐鼓水云鄉。
已作觀魚檻,仍開射鴨堂。
全家依畫舫,極目亂紅妝。
瀲瀲波頭細,疏疏雨腳長。
我來閑濯足,溪漲欲浮床。
澤國山圍里,孤城水影傍。
欲知歸路處,葦外聽風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蘇軾游覽城南縣尉水亭的景色和心情。詩人首先描繪了兩岸郁郁蔥蔥的景色,東南方百步外是一個廣場,上面有飄揚的旗幟,周圍是繁茂的柳樹,宛如一個熱鬧的市場。接著,詩人描述了水亭前的水鄉景色,鼓聲回蕩在云霧彌漫的水鄉之中。水亭已經建有觀賞魚兒的欄桿,同時也有專門射擊野鴨的堂屋。整個家人都依靠著畫舫,眺望著遠處熱鬧的景象。水波蕩漾,細膩而柔和,雨點稀疏而長久。詩人來到這里,放松地洗滌雙腳,溪水漲得快了,仿佛要漂浮床上。這里是被山圍繞的湖泊,孤城倚水而立。如果想知道回去的路在哪里,只需在蘆葦叢外傾聽風吹帆聲。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水亭的景致和詩人的閑適心境,展現了一種寧靜、自由、恬淡的生活態度。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和生動的描寫手法,給人一種清新、寧靜的感覺。通過這首詩,詩人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展示了他的豁達心態和對人生的獨立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