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漁家傲(戊寅冬,以病告臥潛玉,時時策杖寒秀亭下,作漁家傲三首) / 作者:毛滂 |
年少莫尋潛玉老。
無才無藝煩君笑。
暖過茅檐霜日曉。
休起早。
竹間盡日無人到。
別徑小峰孤碧峭。
曲溝淺浸寒清繞。
此老相看情不少。
渾忘了。
渾教忘了長安道。
|
|
漁家傲(戊寅冬,以病告臥潛玉,時時策杖寒秀亭下,作漁家傲三首)解釋: 詩詞:《漁家傲(戊寅冬,以病告臥潛玉,時時策杖寒秀亭下,作漁家傲三首)》
年少莫尋潛玉老。
無才無藝煩君笑。
暖過茅檐霜日曉。
休起早。
竹間盡日無人到。
別徑小峰孤碧峭。
曲溝淺浸寒清繞。
此老相看情不少。
渾忘了。
渾教忘了長安道。
中文譯文:
年輕時不要尋找潛玉老人。
無才無藝,不勝煩擾,愿君一笑。
當霜日照暖過茅檐時,黎明到來。
請你休息,不要起得太早。
竹林中整日無人到來。
另一條小徑通向孤峰,峰頂碧且陡峭。
曲溝淺浸寒水清澈環繞。
這位老人與我相互看望,情感不少。
如今,我已淡忘了。
我甚至忘記了長安的道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毛滂創作的《漁家傲》三首之一,描述了一個老漁翁的豪邁和自得。詩人以自己病臥潛玉為背景,以漁家傲為題,表達了對年少時無知無識的自嘲和對自然環境的贊美。
詩的第一句,“年少莫尋潛玉老”,意味著年輕時不要尋找智慧老人的教誨,暗示自己年少無知,沒有才華和技藝,不值得被人尊敬。接著,詩人以幽默的態度來表達自己的無能和自嘲,希望讀者能為他的無知而笑。
第二句“暖過茅檐霜日曉”,描繪了黎明時分太陽的溫暖照耀著茅屋,暖意融融。這句話可以理解為詩人在病榻上感受到了溫暖的陽光,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希望通過自己的文字給讀者帶來溫暖和希望。
第三句“竹間盡日無人到”,表現出漁翁生活的寧靜和孤獨。他在竹林中度過整個白天,沒有人來打擾他,體現了他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漁翁身邊的山水景色。小徑通向孤峰,峰頂陡峭碧綠,曲溝中的水流清澈而寒冷。這些描寫展示了自然山水的美麗和寧靜,與漁翁的心境相呼應。
最后兩句“此老相看情不少。渾忘了。渾教忘了長安道。”表達了漁翁對自然景色的深情厚意。他與大自然相互欣賞,彼此間有著深厚的情感。最后兩句的“渾忘了”和“渾教忘了長安道”則表達了漁翁對塵世紛擾和繁瑣事務的遺忘和超脫。他在自然中找到了心靈的安寧和寬慰,忘卻了塵世的喧囂和煩惱。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漁翁豪邁灑脫、自得其樂的心態。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漁翁與自然的互動,詩人表達了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對清凈寧靜的追求。整首詩給人一種淡泊寧靜、超然物外的感覺,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和內心境界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