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漁家傲 / 作者:毛滂 |
鬢底青春留不住。
功名薄似風前絮。
何似甕頭春沒數。
都占取。
只消一紙長門賦。
寒日半窗桑柘暮。
倚闌目送繁云去。
卻欲載書尋舊路。
煙深處。
杏花菖葉耕春雨。
|
|
漁家傲解釋: 《漁家傲》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毛滂。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鬢發下隱藏著青春,卻無法永遠留住。
功名名利薄如風中的絮花。
與其如此,不如過簡單平凡的生活。
都已經得到,只需要一篇長篇賦文。
寒冷的日子,半窗零亂的桑和柘樹,夜幕降臨。
倚在門前的欄桿上,目送繁云飄散離去。
卻仍然想要背著書,尋找過去的路。
在煙霧彌漫的地方,杏花和菖蒲耕耘著春雨。
詩意:
《漁家傲》表達了詩人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強調了簡樸自然的生活方式和追求內心自由的價值。詩人通過漁家人的生活形態,表達了對名利虛妄的不屑和追求寧靜自在的心境。他認為功名利祿如同風中的絮花,薄得不值一提。相比之下,過簡單平凡的生活更加令人滿足。詩中描述了寒冷的日子和黃昏時的景象,以此凸顯人生的短暫和無常。詩人在觀望繁云飄散的同時,也尋求著過去的記憶和情感,希望背著書籍重新找回曾經的路。最后,詩人以杏花和菖蒲的形象描繪了煙霧彌漫的春雨中的耕耘場景,寄托了對自然和生活的向往。
賞析:
《漁家傲》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展示了毛滂對功名利祿的冷峻態度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他以漁家人的形象,通過對比表達了對功名虛妄的嘲諷和對簡樸生活的贊美。詩中的意象描寫生動而富有感染力,如描述寒冷的日子、繁云飄散、桑柘樹等,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真實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最后一句以杏花和菖蒲耕耘春雨的場景作為詩歌的結束,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和平凡生活的熱愛和向往。
整首詩的情感轉折較為明顯,從對功名利祿的冷漠和不屑,到對簡樸生活和內心自由的向往,再到對過去記憶的追尋和對自然的贊美,通過這種情感的變化,詩人表達了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和對內心真正追求的堅守。《漁家傲》以精煉的語言和深邃的意境,描繪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情懷,啟發人們重新審視人生追求的價值,并呼喚對自然和內心的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