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蔣穎叔 / 作者:蘇軾 |
月明驚鵲未安枝,一棹飄然影自隨。
江上秋風無限浪,枕中春夢不多時。
瓊林花草聞前語,罨畫溪山指后期。
(蔣詩記及第時瓊林宴坐中所言,且約同卜居陽羨。
)豈敢便為雞黍約,玉堂金殿要論思。
|
|
次韻蔣穎叔解釋:
這首詩是蘇軾的《次韻蔣穎叔》。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月明驚鵲未安枝,
一棹飄然影自隨。
江上秋風無限浪,
枕中春夢不多時。
瓊林花草聞前語,
罨畫溪山指后期。
(蔣詩記及第時瓊林宴坐中所言,且約同卜居陽羨。)
豈敢便為雞黍約,
玉堂金殿要論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軾以次韻蔣穎叔的詩作而寫的。詩人在描繪中秋之夜的景象,月色明亮,驚起的鵲鳥還未找到安穩的棲身之處。詩人將自己比作一葉扁舟,在月光下飄蕩,影子隨波漂移。江上的秋風吹動著無盡的波浪。在枕頭上,詩人的春夢稍縱即逝,時間短暫。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蔣穎叔的詩文和他所表達的意思。當聽到瓊林中的花草傳來前人的言語時,他將自己的山水畫作比作后期的作品,表示自己的創作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仍需努力。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態度。他謙遜地表示不敢輕易與貴族約定,不敢想象進入皇家的宮殿和殿堂進行文學論述。這表明他對自身的地位和能力有所認識,同時也有一定的崇敬之情。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自己的心境,展示了蘇軾才情的深厚和對藝術追求的執著。同時,詩中還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創作的追求和對前輩文人的敬仰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