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新郎 / 作者:辛棄疾 |
細把君詩說。
悵馀音、鈞天浩蕩,洞庭膠葛。
千尺陰崖塵不到,惟有層冰積雪。
乍一見、寒生毛發。
自昔佳人多薄命,對古來、一片傷心月。
金屋冷,夜調瑟。
去天尺五君家別。
看乘空、魚龍慘淡,風云開合。
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消殘戰骨。
嘆夷甫、諸人清絕。
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
南共北,正分裂。
|
|
賀新郎解釋: 《賀新郎·細把君詩說》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詳細地述說君子的詩作,遺憾的余音如鈞天浩蕩,洞庭湖的波瀾紛擾。千尺高的陰崖上塵埃無法到達,只有層層冰雪積壓。初次見到時,感到寒氣直透毛發。自古以來,佳人多有悲慘的命運,對于古往今來,只有一片傷心的月光。金屋冷落,夜晚調弦琴。離開天尺五君的家宅,看著虛空中魚龍悲慘,風云變幻。期待著衣冠華麗的神州大路,白天消逝戰爭的殘骸。嘆息夷甫和其他清高之士。午夜時分狂歌悲涼的風起,聽到錚錚之聲,戰馬在屋檐間奔騰。南方與北方,正在分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表達了作者的憂國憂民之情。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歷史典故,抒發了對時代動蕩、戰亂頻發的深切憂慮和對古代文人的贊頌。
詩的開頭,以余音如鈞天、洞庭湖的膠葛來形容作者對君子詩作的詳細贊美。接著,通過描繪高山峻嶺的陰崖和冰雪積壓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佳人命運的惋惜和對古代文人的同情。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以金屋冷落、夜晚調弦琴的形象,表達了對貴族階層的不滿和對戰亂時代的思考。他對衣冠浮華的神州大路懷有期待,同時也感嘆夷甫等清高之士的境遇。
詩的結尾,以午夜狂歌和錚錚之聲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憤怒和對分裂局勢的憂慮。南方與北方的分裂象征著國家的動蕩和社會的不穩定。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和富有情感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時代困境和個人命運的憂慮,同時也展現了他對古代文人的欽佩和對國家未來的期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