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蘭花慢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有賦待 / 作者:辛棄疾 |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飛鏡無根誰系?嫦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
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
|
木蘭花慢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有賦待解釋: 《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有賦待》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飛鏡無根誰系?
嫦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
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中秋佳節的飲酒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未來的迷惘之情。
詩的開頭,詩人觀賞著今夜的明月,感嘆月亮向何處去,一切都顯得那么遙遠。他認為在另一個世界,那邊才能看到光影的東方。他想象著天空外的無邊無際,長風吹送著中秋的美好。
接著詩人提到了飛鏡,他質疑這鏡子是如何懸浮于天空,沒有任何根基。他提到了嫦娥,傳說中的仙女,她為何不嫁給誰而留在人間?這些問題讓人感到困惑和憂愁。
詩中還出現了萬里長鯨,詩人擔心它會縱橫觸破月亮,破壞玉殿瓊樓的美景。他提到了蝦蟆,蝦蟆在古代被認為是可以浴水變成仙的神奇動物,他問云彩和玉兔如何解決升降的問題。
最后,詩人追問:如果說一切都平安無事,為什么云彩漸漸地變得彎曲起來?
整首詩詞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想象力,表達了詩人對遠方的向往與不確定的迷惘。詩人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中秋的景象,展現了他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內心的矛盾情感。這首詩詞既有對傳統神話故事的引用,又有對現實世界的思考,通過對自然和人文的聯想,傳達了詩人對人生和宇宙的思索與追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