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趙直中提干韻 / 作者:辛棄疾 |
萬事推移本偶然,無虧何處更求全。
折腰曾愧五斗米,負郭元無三頃田。
城礙夕陽宜杖履,山供醉眼費云煙。
怪君不顧笙歌誤,政擬新詩去鳥邊。
|
|
和趙直中提干韻解釋: 《和趙直中提干韻》是辛棄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萬事推移本偶然,
無虧何處更求全。
折腰曾愧五斗米,
負郭元無三頃田。
城礙夕陽宜杖履,
山供醉眼費云煙。
怪君不顧笙歌誤,
政擬新詩去鳥邊。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現實境遇的思考。作者認為人生中的許多事情都是偶然發生的,無法完全掌控,因此追求完美和無缺是沒有必要的。他自稱折腰曾愧五斗米,意思是曾經因為貧窮而屈辱求生,又說自己負擔不起郭元(古代土地面積單位)三頃的田地,暗示自己身世貧寒。城市的繁雜礙住了夕陽的光輝,而山中的景色讓人陶醉,但卻需要費盡心思去尋找云煙的美景。最后,作者責怪朋友不顧笙歌(指享受紛繁世事的歡樂,也可理解為權勢和名利)而誤入歧途,自己則打算從政并創作新的詩歌,遠離現實的喧囂。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生活和現實的觀察,表達了辛棄疾對人生的思考和態度。他認為人生的變遷和事物的發展往往是偶然的,沒有必要一味追求完美和無缺。詩中用折腰曾愧五斗米和負郭元無三頃田來表達自己的貧窮身世,展現了作者的自嘲和對命運的無奈。城市的繁忙和喧囂讓人感到壓抑,而山中的自然景色則成為他心靈的寄托和慰藉。最后,作者責怪朋友迷失在權勢和名利之中,而自己選擇了從政并創作新的詩歌,追求內心的自由和遠離塵囂的寧靜。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思考和對紛繁世事的回避,同時也流露出對自由和追求內心真實的向往。辛棄疾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情感,將個人的體驗與普遍的人生問題相結合,使這首詩詞充滿了深刻的思考和情感的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