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驛 / 作者:辛棄疾 |
云外丹青萬仞梯,木陰合處子規啼。
嘉陵棧路吾能說,略似黃亭到紫溪。
|
|
宿驛解釋: 詩詞:《宿驛》
朝代:宋代
作者:辛棄疾
云外丹青萬仞梯,
木陰合處子規啼。
嘉陵棧路吾能說,
略似黃亭到紫溪。
中文譯文:
在云外的丹青山峰上,有一萬丈的梯子,
木陰交織的地方,傳來子規鳥的啼聲。
我能說出經過嘉陵棧道的路程,
略像是從黃亭到紫溪的感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辛棄疾在旅途中宿驛的情景。辛棄疾以獨特的筆墨表達了他旅途中的感受和思考。
首先,詩人用"云外丹青萬仞梯"來形容宿驛所在地的高山險峻。這句詩借景寫情,通過形容丹青山的高聳和萬仞梯的陡峭,表達了旅途的困難和崎嶇。
接著,詩人描述了宿驛的環境,說到"木陰合處子規啼"。這里的"木陰合處"指的是樹木的陰影交織之處,"子規"是一種鳥類,它的啼聲常常被認為是兇兆。這句詩通過描寫宿驛的陰暗環境和子規鳥的啼聲,給人一種凄涼、寂寞的感覺,也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傷。
最后兩句"嘉陵棧路吾能說,略似黃亭到紫溪"表達了詩人對旅途的感慨和思念。嘉陵棧道是一條蜿蜒曲折的山路,詩人在此處停留過,因此他能夠描述出這段路程的情景。同時,他將這段路程與從黃亭到紫溪相比,顯示了他對黃亭和紫溪的思念之情。黃亭和紫溪可能是詩人曾經生活過或向往過的地方,通過這種比較,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和遠方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獨特而精練的筆墨,表達了詩人旅途中的艱辛、孤獨和思鄉之情,展現了辛棄疾獨特的感慨與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