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寅歲山間競傳諸將有下棘寺者 / 作者:辛棄疾 |
去年騎鶴上揚州,意氣平吞萬戶侯。
誰使匈奴來塞上,卻從廷尉望山頭。
榮華大抵有時歇,禍福無非自己求。
記取山西千古恨,李陵門下至今羞。
|
|
丙寅歲山間競傳諸將有下棘寺者解釋: 詩詞:《丙寅歲山間競傳諸將有下棘寺者》
作者:辛棄疾(宋代)
中文譯文:
去年騎鶴上揚州,
意氣平吞萬戶侯。
誰使匈奴來塞上,
卻從廷尉望山頭。
榮華大抵有時歇,
禍福無非自己求。
記取山西千古恨,
李陵門下至今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辛棄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作品。詩人通過描寫自己的遭遇和感慨,表達了對時代動蕩和個人命運的思考。
詩的開頭,詩人回憶起去年自己騎著鶴飛上揚州,形容自己當時意氣風發,雄心壯志,仿佛要征服萬戶侯一般。
然而,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局勢的不滿和痛惜。詩人問道,是誰讓匈奴入侵邊塞,而朝廷的官員卻只能遠遠地望著山頭,無能為力。這里暗含對當時朝廷腐敗和官員貪墨的批評,也表達了對祖國領土被侵犯的憤慨和無奈。
接下來兩句是詩人的感慨和思考。詩人認為,人的榮華富貴往往只是暫時的,會有消逝的時刻;而禍福則是由個人自己的行為所決定。這里表達了辛棄疾對人生的深刻認識,呼吁人們要珍惜榮華富貴,同時努力追求真正的幸福。
最后兩句則是詩人對歷史的反思和自省。詩人提到"記取山西千古恨",指的是歷史上李陵的悲慘遭遇,他是西漢時期的將領,被貶為山西太原的太守,最終被匈奴所殺。詩人以李陵為例,表達了對歷史遺憾和羞愧之情,暗示自己也有類似的憂愁和不如意。
整首詩詞通過對個人遭遇和時代變遷的描繪,抒發了辛棄疾對現實和歷史的思考和感慨,展示了他對國家和社會的關注,以及對人生意義的思索。這首詩詞既具有個人情感抒發的特點,又融入了時代背景和社會意義,體現了辛棄疾作品的獨特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