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淵明詩后 / 作者:辛棄疾 |
淵明避俗未聞道,此是東坡居士云。
身似枯株心似水,此非聞道更誰聞。
|
|
書淵明詩后解釋: 《書淵明詩后》是辛棄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淵明避俗未聞道,
此是東坡居士云。
身似枯株心似水,
此非聞道更誰聞。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辛棄疾對杜甫和蘇軾的贊美和敬仰之情。辛棄疾將自己比作枯株,心境卻如水般澄澈,表達了他在身世坎坷、遭受挫折的同時,內心對詩歌創作的執著和追求。
賞析:
1.淵明指的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他在遭遇政治挫折后,選擇隱居避世,辛棄疾稱之為"避俗未聞道"。這句表達了辛棄疾對杜甫的敬佩,認為他雖然避世,卻依然保持著對詩歌創作的追求。
2.東坡居士指的是宋代文學家蘇軾,他以字“東坡”聞名,辛棄疾將其稱為"東坡居士"。這句表達了辛棄疾對蘇軾的稱贊,認為蘇軾在隱居期間,仍然有著卓越的詩才和文學造詣。
3.身似枯株心似水,此非聞道更誰聞。這兩句是辛棄疾對自己的自述,將自己的外貌比作枯株,意味著自己的身世坎坷、人生經歷的曲折。然而,他的內心卻如水般澄澈,表達了他對詩歌創作的執著和對真理的追求。最后一句“此非聞道更誰聞”,表達了他對自己詩歌的深情和對讀者的期待,希望能夠有人理解和欣賞他的作品。
這首詩詞通過對杜甫和蘇軾的贊美,展現了辛棄疾對詩歌創作的追求和對詩人境遇的思考。同時,他也表達了對自身經歷的苦楚和對讀者理解的渴望。整體上,這首詩詞既是辛棄疾對前輩文學家的致敬,也是對自己創作道路的自省和對讀者的呼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