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文遠見和用韻答之 / 作者:辛棄疾 |
糲食粗衣飽暖時,從他鼻涕自垂頤。
萬金藥豈世無有,九折臂余人始知。
過雨沾香辭落蔕,隨風飛絮趁游絲。
我無妙語酬春事,慚愧新歌值鳳吹。
|
|
趙文遠見和用韻答之解釋: 詩詞:《趙文遠見和用韻答之》
糲食粗衣飽暖時,
從他鼻涕自垂頤。
萬金藥豈世無有,
九折臂余人始知。
過雨沾香辭落蔕,
隨風飛絮趁游絲。
我無妙語酬春事,
慚愧新歌值鳳吹。
中文譯文:
當我吃飽喝足、穿著簡陋的衣衫時,
從他的鼻涕自然地垂下來。
世上難道沒有價值千金的良藥嗎?
只有我這九折臂的人才懂得。
雨水經(jīng)過花草,沾取香氣,落在泥土里,
隨著風飄揚的樹絮順勢而動。
我無法用妙語回應春天的美好景象,
只能羞愧地演唱著新歌,期待鳳凰吹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詩人辛棄疾創(chuàng)作的,以趙文遠的視角和回答的形式表達了一種自嘲和無奈的心情。
詩中的第一句描述了自己生活貧寒的狀態(tài),用"糲食粗衣飽暖時"描繪了樸素而充實的生活,但又以幽默的方式襯托了自己的自嘲,說自己的鼻涕不受控制地垂下來。
接著,詩人通過反問表達了對現(xiàn)實的疑問和不滿。他認為世上肯定有價值連城的藥物,但只有那些有九折臂的人才真正明白其珍貴之處。這里的"九折臂"是指在戰(zhàn)斗中受傷的勇士,他們才真正理解生命的脆弱和珍貴。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雨水滋潤花草,落在泥土里,隨風飄揚的樹絮順勢而動。這里通過描繪自然景象,表達了無常和隨遇而安的心態(tài)。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無奈和自嘲。他承認自己沒有妙語來回應春天的美好,只能羞愧地演唱新歌,期待鳳凰(象征著高貴和吉祥)的到來。
整首詩以幽默自嘲的口吻,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境遇的無奈和對世事的疑問,展示了辛棄疾獨特的情感表達和才華橫溢的寫作風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