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庭芳(和洪丞相景伯韻呈景盧內翰) / 作者:辛棄疾 |
急管哀弦,長歌慢舞,連娟十樣宮眉,不堪紅紫,風雨曉來稀。
惟有楊花飛絮,依舊是、萍滿芳池。
酴醿在,青虬快剪,插遍古銅彝。
誰將春色去,鸞膠難覓,弦斷朱絲。
恨牡丹多病,也費醫治。
夢里尋春不見,空腸斷、怎得春知。
休惆悵,一觴一詠,須刻右軍碑。
|
|
滿庭芳(和洪丞相景伯韻呈景盧內翰)解釋: 《滿庭芳(和洪丞相景伯韻呈景盧內翰)》是辛棄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風雨中的憂愁情緒,以及對逝去春色和繁華的懷念之情。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急促的管弦聲,悲傷的琴弦,長久的歌聲,緩慢的舞蹈,
細膩的宮廷妝容,紅色和紫色的衣裳,
風雨過后,黎明時分稀疏了。
只有楊樹飄落的花絮,依然是,花池上飄滿了。
酒杯中的美酒,綠色的龍紋腰帶,快速地剪切,
插滿了古老的銅器和彝族青銅器。
誰會帶走了春天的色彩,鸞膠難以尋覓,絲弦斷了。
可憐牡丹多病,也費了醫治。
在夢中尋找春天,卻無法找到,心靈的傷痛,如何能覓得到春天的知音。
不要沮喪,一杯酒,一首歌,必須刻寫在右軍碑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揭示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對逝去繁華的感慨,展示了辛棄疾常見的壯懷激烈和豪情壯志的特點。詩中使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和意象,通過音樂、舞蹈、妝容和景物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動感和美麗的場景。作者通過對春天和花朵的描寫,表達了對逝去春光的懷念,同時也暗示了時光的無情和生命的脆弱。
詩中提到的楊花飛絮象征著春天的離去和歲月的流逝,與牡丹多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了作者對繁華的眷戀和對光陰的感慨。詩中還提到了酒和歌,作為作者抒發情感的媒介,表達了他對逝去時光的追憶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兩句"休惆悵,一觴一詠,須刻右軍碑"表達了作者的豪情壯志和對名譽的追求。他希望通過飲酒和作詩,以及將自己的豪情壯志銘刻在碑上,來留下自己的足跡和傳世之作。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細膩而獨特的描寫方式,表達了作者對逝去繁華、流逝時光和生命脆弱的思考和感慨,同時也流露出他對美好生活和名譽的追求。這使得這首詩在宋代文學中獨具風采,成為辛棄疾的代表作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