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蘭花慢(題廣文克明菊隱) / 作者:辛棄疾 |
路傍人怪問,此隱者、姓陶不。
甚黃菊如云,朝吟暮醉,喚不回頭。
縱無酒成悵望,只東籬、搔首亦風流。
與客朝餐一笑,落英飽便歸休。
古來堯舜有巢由。
江海去悠悠。
待說與佳人,種成香草,莫怨靈修。
我無可無不可,意先生、出處有如丘。
聞道問津人過,殺雞為黍相留。
|
|
木蘭花慢(題廣文克明菊隱)解釋: 《木蘭花慢(題廣文克明菊隱)》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路邊的人好奇地問,這位隱士,姓陶嗎?他的黃菊繁盛如云,早晨吟誦,傍晚沉醉,卻不回頭。即使沒有酒也悵然若失,他在東籬邊,只是抓頭而已,也有風流的情趣。與客人在早餐時一笑,滿地落英讓人滿足后就回去休息。古代的堯舜也有建巢之地,江海漫長無邊。等待時機與佳人相會,培養起芬芳的香草,不要怪責修行的靈性。我可以有或沒有,對于先生的意思,與其來源一樣難以理解。聽說問路過的人,他們殺雞為我煮黍米留下來招待。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隱士的生活和心境。隱士姓陶,生活在路邊,他以黃菊為伴,早晨吟誦詩篇,傍晚則陶醉其中,無論是否有酒。他在東籬邊抓頭思考,展現出一種獨特的風流情趣。與客人一起享用早餐時微笑,滿地的落英讓他感到滿足,然后回歸休憩。詩中提到古代傳說中的堯舜,表達了隱士追求寧靜和自由的心愿。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于先生(可能是指讀者或另一位詩人)的態度,表示他愿意接受各種選擇,與先生的意思一樣難以捉摸。詩的結尾提到殺雞為黍,是指過客為隱士提供食物,表示他們對隱士的尊重和關心。
賞析:
《木蘭花慢》展現了辛棄疾獨特的寫作風格和情感表達。詩中通過描繪隱士的生活和心境,表達了對自由、寧靜和追求真我的向往。詩人通過描述黃菊的繁盛和落英的美景,以及隱士與客人的交流,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和追求內心自由的精神。
詩中的堯舜和江海的描寫,體現了詩人對于古代傳說和自然界的借用,以強調隱士的與眾不同和追求的目標。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于先生的態度,表示愿意接受各種選擇,展示了一種豁達開放的心態。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表達,傳達了詩人對于自由、寧靜和追求真我的心靈追求,展示了辛棄疾獨特的思想和情感風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