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奴嬌(賦梅花) / 作者:辛棄疾 |
未須草草,賦梅花,多少騷人詞客。
總被西湖林處士,不肯分留風月。
疏影橫斜,暗香浮動,□□春消息。
尚余花品,未忝今古人物。
看取香月堂前,歲寒相對,楚兩龔之潔。
自與詩家成一種,不系南昌仙籍。
怕是當年,香山老子,姓白來江國。
謫仙人,字太白、還又名白。
|
|
念奴嬌(賦梅花)解釋: 詩詞:《念奴嬌(賦梅花)》
未須草草,賦梅花,
多少騷人詞客。
總被西湖林處士,
不肯分留風月。
疏影橫斜,暗香浮動,
□□春消息。
尚余花品,未忝今古人物。
看取香月堂前,
歲寒相對,楚兩龔之潔。
自與詩家成一種,
不系南昌仙籍。
怕是當年,香山老子,
姓白來江國。
謫仙人,字太白、還又名白。
中文譯文:
不要匆忙,來賦寫梅花,
有多少風雅的文人詞客。
總是被西湖的隱士們,
不肯與風景月色分享。
稀疏的影子斜斜傾斜,
暗香在空中飄動。
□□的春天訊息。
仍然保留著梅花的品質,
不辜負今古的名士。
在香月堂前觀賞,
冬天的寒冷相互對峙,
像楚國的兩位龔姓賢良。
自己與詩人們成為一種,
不再局限于南昌仙籍。
可能是當年的香山老子,
姓白,來自江國。
被謫仙的人,字是太白,
又有個名字叫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辛棄疾在宋代所作,題目為《念奴嬌(賦梅花)》。詩人以賦寫梅花為主題,表達了對梅花的贊美和對詩人的自我認同。
詩中首先提到了有多少風雅的文人詞客都在賦寫梅花,可見梅花是一個備受文人推崇的題材。然而,詩人卻常常被西湖的隱士所霸占,不愿與他們分享風景和月色,暗示詩人在文學創作中常常受到他人的阻礙和排斥。
接著,詩人以形容梅花的疏影橫斜和暗香浮動,描繪了梅花的美麗和獨特之處。詩人提到了春天的消息,表明梅花在寒冷的冬天中獨自綻放,成為一種難得的美麗。
詩人自比為尚未被今古名士所忘卻的人物,他欣賞香月堂前的美景,寒冷的歲月中與楚國的兩位姓龔的賢良之士對峙。這表達了詩人對自己詩才的自信和對傳世的渴望。
最后,詩人自比為香山老子,姓白,來自江國。他以太白為字,也有白作為名字。這里暗示了詩人辛棄疾自居于歷代詩人之列,不再局限于南昌仙籍,超越時空的限制,成為一種獨特的存在。
總體而言,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梅花的贊美和對自己詩才的自信,同時也反映了他在文學創作中的困批判和對傳統文人的疏離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描寫和自我意識的表達,展現了辛棄疾獨特而深刻的詩歌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