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景文家藏樂天身心問答三首戲書一絕其后 / 作者:蘇軾 |
淵明形神自我,樂天身心相物。
而今月下三人,他日當成幾佛。
|
|
劉景文家藏樂天身心問答三首戲書一絕其后解釋:
這首詩詞是蘇軾創作的,題為《劉景文家藏樂天身心問答三首戲書一絕其后》。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淵明形神自我,
樂天身心相物。
而今月下三人,
他日當成幾佛。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自我認知和人生境遇的思考。詩中提到了兩位歷史上的文化名人,指的是劉向和王弼。"淵明"指的是劉向,他是西漢時期的學者,以其對古代文獻的整理和注釋而聞名。"樂天"指的是王弼,他是東晉時期的哲學家和文學家,主張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詩人通過引用這兩位歷史人物的名字,表達了他對于自我認知的思考和對于樂觀人生態度的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歷史人物的引用,以及對人生和自我認知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于樂觀人生態度的追求。詩中提到了"淵明形神自我",意味著劉向能夠在學術上獨立自主地思考和表達。"樂天身心相物"表達了詩人對于樂觀心態的向往,將內心的舒暢與外在的境遇相統一。詩人通過這兩句表達了自己對于淵明和樂天的敬仰和追求。
最后兩句詩:"而今月下三人,他日當成幾佛",暗示了詩人對自己的期許和追求。詩人希望在今后的人生中,自己能夠與這兩位歷史人物一樣,成為被后人景仰和崇拜的存在,達到一種高于凡人的境界。這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追求卓越、超越常人的人生目標的表達。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現了蘇軾對于樂觀人生態度和追求卓越的思考。通過引用歷史人物和對自我認知的思考,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于樂觀與卓越的向往,并表達了對自己未來的期許。這首詩以簡練的文字表達了深刻的哲理,展示了蘇軾獨特的詩詞才華和思想深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