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平樂(呈昌父,時仆以病止酒,昌父日作詩數遍,末章及之) / 作者:辛棄疾 |
云煙草樹。
山北山南雨。
溪上行人相背去。
惟有啼鴉一處。
門前萬斛春寒。
梅花可煞摧殘。
使我長忘酒易,要君不作詩難。
|
|
清平樂(呈昌父,時仆以病止酒,昌父日作詩數遍,末章及之)解釋: 詩詞:《清平樂(呈昌父,時仆以病止酒,昌父日作詩數遍,末章及之)》
朝代:宋代
作者:辛棄疾
云煙草樹。
山北山南雨。
溪上行人相背去。
惟有啼鴉一處。
門前萬斛春寒。
梅花可煞摧殘。
使我長忘酒易,
要君不作詩難。
中文譯文:
云煙彌漫,草木繁茂。
北山南山都在下雨。
溪上的行人背影相向而去。
只有一只啼鴉獨自停留。
門前春寒萬斛。
梅花雖可凌寒,卻難逃摧殘的命運。
使我更容易忘記酒的滋味,
但讓你不寫詩卻很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辛棄疾寫給他的朋友昌父的,表達了作者對昌父戒酒的勸告和自己對酒的迷戀的矛盾心情。
首先,詩中描繪了雨后山林的景象,云煙繚繞,草木茂盛,展示了自然環境的生機和繁榮。
然后,詩人提到溪上的行人相互背離而去,唯有一只啼鴉孤零零地停在原地。這里通過對行人和啼鴉的描繪,表達了離別和孤獨的情感。
接著,詩中出現了“門前萬斛春寒”,形容春天的寒冷和凄涼。梅花雖然能夠在寒冷的環境中生長,但仍然難免受到傷害和摧殘。此處作者借梅花的形象,暗喻了自己和昌父對酒的依賴和傷害。
最后,辛棄疾用“使我長忘酒易,要君不作詩難”來表達自己對酒的迷戀和對昌父戒酒的期望。他認識到戒酒并不容易,尤其對于昌父這樣具有才情的人來說,詩歌是一種情感宣泄的方式,也是一種難以割舍的習慣。
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態,通過對酒和詩的表達,展現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思考。這首詩既有對昌父的勸告和關懷,又反映了詩人自身對酒和詩的矛盾感受,具有辛棄疾獨特的風格和情感深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