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樓春(隱湖戲作) / 作者:辛棄疾 |
客來底事逢迎晚。
竹里鳴禽尋未見。
日高猶苦圣賢中,門外誰酣蠻觸戰。
多方為渴尋泉遍。
何日成陰松種滿。
不辭長向水云來,只怕頻煩魚鳥倦。
|
|
玉樓春(隱湖戲作)解釋: 《玉樓春(隱湖戲作)》是宋代辛棄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客來底事逢迎晚。
竹里鳴禽尋未見。
日高猶苦圣賢中,
門外誰酣蠻觸戰。
多方為渴尋泉遍。
何日成陰松種滿。
不辭長向水云來,
只怕頻煩魚鳥倦。
中文譯文:
客人來得太晚了,底事已經安排妥當。
竹林中鳴叫的禽鳥一直在尋找而未曾見到。
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依然辛苦地在賢圣之間徘徊。
門外誰在沉醉地戰斗,仿佛與戰爭蠻觸有關。
為了解渴,到處尋找泉水。
何時能種滿遮陰的松樹啊?
不遠萬里地來到水云之間,只是擔心頻繁打擾到魚和鳥兒們疲倦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莊園或別墅中的景象,作者以客人遲到、太陽逐漸升高為線索,展示了一系列景物和情感。
首先,詩中提到客人來得晚,暗示了莊園或別墅中的主人已經準備好迎接客人,但客人的遲到使得一些事情推遲進行。這種晚來的情景給人一種閑適的氛圍,仿佛時間變得緩慢而悠閑。
接著,詩中通過描寫竹林中鳴叫的禽鳥,展示了大自然的活力和生機。禽鳥在竹林中尋找卻未能找到,給人以渴望和期待的感覺。
然后,詩中出現了"圣賢中",表明即使太陽升得很高,圣賢們依然在為了理想而辛苦努力。這里可以理解為對士人的贊美和嘉許,也體現了辛棄疾對士人的關注和思考。
在接下來的幾句中,詩中提到了門外有人在沉醉地戰斗,暗示了一種喧鬧和繁忙的景象。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主人的莊園或別墅,給人一種寧靜和避世的感覺。
最后,詩中出現了尋找泉水和種滿松樹的意象,表達了對陰涼和綠色環境的向往和期盼。作者希望能夠在水云之間長久停留,但又擔心自己的到來會頻繁打擾到魚和鳥兒們的安寧。
整首詩以客人遲到為引子,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情感表達了對寧靜、自然和避世生活的向往。辛棄疾以細膩的筆觸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這一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展示了他對于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系的思考和感注。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客人遲到、竹林中鳴禽尋覓的情景,以及對圣賢、戰斗和自然環境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寧靜、自然和避世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