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峽石前用韻答吳子似) / 作者:辛棄疾 |
嘆息頻年廩未高。
新詞空賀此丘遭。
遙知醉帽時時落,見說吟鞭步步搖。
干玉唾,禿錐毛。
只今明月費招邀。
最憐烏鵲南飛句,不解風(fēng)流見二喬。
|
|
鷓鴣天(峽石前用韻答吳子似)解釋: 詩詞:《鷓鴣天(峽石前用韻答吳子似)》
嘆息頻年廩未高。
新詞空賀此丘遭。
遙知醉帽時時落,
見說吟鞭步步搖。
干玉唾,禿錐毛。
只今明月費招邀。
最憐烏鵲南飛句,
不解風(fēng)流見二喬。
中文譯文:
長嘆頻年宦途未高。
新詞曲調(diào),空賀這詩丘遭。
遙知酒帽頻頻落地,
聽說吟詩者步履搖擺。
干玉唾,禿錐毛。
直到現(xiàn)在,明月仍費盡招呼。
最為珍愛的烏鵲南飛句,
卻不理解其中的風(fēng)流二喬。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辛棄疾的作品,他是宋代著名的文學(xué)家、詞人。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宦途未能有所成就而感到嘆息的心情。
詩的開頭,作者長嘆自己多年來在官場上的努力和奮斗未能取得成功,廩指廩生,即進士科考試的一種身份。作者感到無奈和遺憾。
接著,作者提到了新詞曲調(diào)。在宋代,新詞是一種新興的文學(xué)形式,因為它的流行而受到一些文人的賀喜。然而,對于作者來說,他的詩歌卻被冷遇,沒有得到應(yīng)有的認可和贊賞。
詩的下半部分,作者描述了自己在醉酒時帽子頻繁地掉落,聽到有人說他吟詩作對時步履搖擺。這里通過形象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在酒后的痛苦和頹廢的狀態(tài)。
接著,作者提到了一些具體的形象,如干玉唾和禿錐毛,這些都是比喻自己的形象衰敗和不堪的狀態(tài)。
最后兩句,作者抒發(fā)了對烏鵲南飛句的喜愛,但同時又表達了自己對其中風(fēng)流二喬的理解困難。這里烏鵲南飛句指的是杜甫的《月夜憶舍弟》中的“烏鵲南飛時,落霞滿天下”這兩句詩,風(fēng)流二喬則指的是李白和杜甫這兩位風(fēng)流才子。
整首詩以自嘲和自憐的口吻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境遇的無奈和對文學(xué)成就的渴望。通過對具體形象的描寫和對古人風(fēng)流才子的向往,展示了辛棄疾獨特的情感和寫作風(fēng)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