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莎行(和趙國興知錄韻) / 作者:辛棄疾 |
吾道悠悠,憂心悄悄。
最無聊處秋光到。
西風林外有啼鴉,斜陽山下多衰草。
長憶商山,當年四老。
塵埃也走咸陽道。
為誰書便幡然,至今此意無人曉。
|
|
踏莎行(和趙國興知錄韻)解釋: 《踏莎行(和趙國興知錄韻)》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的道路漫長而遙遠,憂心重重而默默無聲。最無聊的時候迎來秋日的光景。林外的西風中有鴉鳥啼鳴,斜陽下的山腳下長滿了凋零的草。長久地懷念著商山,那里曾經有四位隱士。塵埃也走向了咸陽的道路。為了誰而寫下這些文字,如今這個意思已無人能夠明白。
詩意:
《踏莎行(和趙國興知錄韻)》表達了辛棄疾的憂心和無奈。詩人感慨道路漫長,心中憂慮沉重,生活乏味。秋日的景色雖美,但卻無法消解他內心的憂愁。林外的風中傳來鴉鳥的啼鳴,山腳下的景象凋零衰敗,讓他更加懷念過去的榮光和美好。然而,時光流轉,塵埃落定,他的所思所想只能埋在心中,無人能夠理解。
賞析:
這首詩詞以辛棄疾獨特的抒寫方式展現了他內心的憂慮和無奈。詩人在描繪秋日景色時,用了"最無聊處秋光到"的形容,表達了他對生活乏味的感受。然后他以自然景物的描寫,如西風中的啼鴉和山下的衰草,將自己的心情進一步表達出來,顯現出無奈和凄涼的感覺。
辛棄疾在詩中提到商山和四位隱士,表達了對過去榮光的懷念和對人生變遷的感慨。然而,最后兩句"為誰書便幡然,至今此意無人曉",則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無奈。他寫下這些文字,但卻沒有人能夠理解他的意思,這反映了他在當時的處境和心境。
整首詩詞情感深沉,意境凄涼,反映了辛棄疾內心的憂慮和無奈。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對過去的回憶,他將個人的情感與社會環境相結合,表達了對現實的痛苦和無法解決問題的無奈之情。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辛棄疾內心的情感,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