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 / 作者:辛棄疾 |
金谷無煙宮樹綠,嫩寒生怕春風。
博山微透暖薰籠。
小樓春色里,幽夢雨聲中。
別浦鯉魚何日到,錦書封恨重重。
海棠花下去年逢。
也應隨分瘦,忍淚覓殘紅。
|
|
臨江仙解釋: 《臨江仙》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金谷無煙宮樹綠,
嫩寒生怕春風。
博山微透暖薰籠。
小樓春色里,
幽夢雨聲中。
別浦鯉魚何日到,
錦書封恨重重。
海棠花下去年逢。
也應隨分瘦,
忍淚覓殘紅。
詩意:
這首詩以描寫春天的景色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哀愁。詩中描繪了一幅江邊春景,表達了對過去的眷戀和對離別的思念。
賞析:
詩的開頭兩句“金谷無煙宮樹綠,嫩寒生怕春風。”描述了春天的景色,表現了大自然的生機勃勃,但也透露出了一絲凄涼之感。接著,“博山微透暖薰籠。小樓春色里,幽夢雨聲中。”描寫了春天微風吹拂下的溫暖氛圍,以及小樓中的春色和雨聲,給人一種幽靜、夢幻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別浦鯉魚何日到,錦書封恨重重。”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思念之情。作者期待著鯉魚能夠回到別浦,也希望收到攜帶著重重思念的錦書。這里的別浦和錦書象征著與心愛之人的分離和思念。
最后兩句“海棠花下去年逢。也應隨分瘦,忍淚覓殘紅。”則描述了作者在海棠花下與心愛之人的相遇,但此刻已是去年的事情。海棠花殘,作者也應該變得消瘦,忍著淚水尋找殘存的花瓣,表達了對往事的懷念和對逝去愛情的傷感。
整首詩以優美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展現了辛棄疾內心的離愁別緒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留戀之情,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