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和陳提干) / 作者:辛棄疾 |
翦燭西窗夜未闌。
酒豪詩興兩聯系。
香噴瑞獸金三尺,人插云梳玉一彎。
傾笑語,捷飛泉。
觥籌到手莫留連。
明朝再作東陽約,肯把鸞膠續斷弦。
|
|
鷓鴣天(和陳提干)解釋: 《鷓鴣天(和陳提干)》是宋代文學家辛棄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翦燭西窗夜未闌。
我剪滅了西窗的蠟燭,夜晚還未完全消逝。
酒豪詩興兩聯系。
我這酒豪的心情與寫詩的靈感相互交織。
香噴瑞獸金三尺,
香氣飄散,瑞獸形象金色高達三尺,
人插云梳玉一彎。
我插上云彩般的發髻,梳理起寶貴的玉簪。
傾笑語,捷飛泉。
傾斜著笑語,如同噴涌的泉水一般飛流直下。
觥籌到手莫留連。
酒杯和竹簽到手,不要再停留。
明朝再作東陽約,
明天早晨再約定在東陽相聚,
肯把鸞膠續斷弦。
你是否愿意將鸞膠(指琴弦)接續下去,不讓它斷裂。
這首詩詞以辛棄疾獨特的語言表達了他豪放不羈的人生態度。詩中的意象豐富多樣,運用了對比、象征和隱喻等修辭手法。
首先,詩人通過剪滅蠟燭的動作,表達了他不愿讓夜晚結束,希望延長獨處的時光。接著,他將酒豪與詩興聯系在一起,表明自己在飲酒和寫詩中找到樂趣和靈感。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詩人的形象,香噴瑞獸金三尺和人插云梳玉一彎,展現了他的奢華和高貴。
在接下來的兩句中,詩人展現了自己的豪放不羈和快樂。傾笑語,捷飛泉,形象地描繪了他灑脫的笑聲和跌宕起伏的心情。最后兩句表達了對明天的期待,他邀請陳提干在東陽再次相聚,并希望對方愿意繼續與他共同創造美好的音樂。
整首詩詞通過豐富的意象和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辛棄疾豪放不羈的個性和對自由歡樂生活的追求。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一絲無奈和對友情的珍視,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未來的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