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蠻(送祐之弟歸浮梁) / 作者:辛棄疾 |
無情最是江頭柳。
長條折盡還依舊。
木葉下平湖。
雁來書有無。
雁無書尚可。
妙語憑誰和。
風雨斷腸時。
小山生桂枝。
|
|
菩薩蠻(送祐之弟歸浮梁)解釋: 《菩薩蠻(送祐之弟歸浮梁)》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無情最是江頭柳,
長條折盡還依舊。
木葉下平湖,
雁來書有無。
雁無書尚可,
妙語憑誰和。
風雨斷腸時,
小山生桂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江頭的柳樹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人世間無情變幻的感嘆和對友情的思念之情。
詩的開篇寫道:“無情最是江頭柳,長條折盡還依舊。”江頭的柳樹在四季更迭中始終保持著它的風姿,無論經歷多少次折斷,依然能夠再次發芽生長,這無情的生命力讓人感慨。
接著,詩人描繪了秋天的景象:“木葉下平湖,雁來書有無。”秋天的楓葉飄落在平靜的湖面上,喚起了作者對遠方友人的思念。他希望收到友人的來信,以了解他的近況和消息。然而,雁兒是否帶來了友人的書信,作者并不得知。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期待和思念:“雁無書尚可,妙語憑誰和。風雨斷腸時,小山生桂枝。”即使沒有收到友人的書信,作者仍然期待著能夠與友人交流心意。當風雨凄涼的時候,作者的心情更加傷感,這時候,一片小山上的桂樹枝發芽了,給他帶來了一絲溫暖和希望。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江頭柳樹和秋天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友情和人生的思考和感嘆。無情的柳樹和季節的更替成為了作者內心感情的投射,展示了他在變幻中對友情的執著和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