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 / 作者:辛棄疾 |
著意尋春懶便回。
何如信步兩三杯。
山才好處行還倦,詩未成時雨早催。
攜竹杖,更芒鞋。
朱朱粉粉野蒿開。
誰家寒食歸寧女,笑語柔桑陌上來。
|
|
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解釋: 《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著意尋春懶便回。
何如信步兩三杯。
山才好處行還倦,
詩未成時雨早催。
攜竹杖,更芒鞋。
朱朱粉粉野蒿開。
誰家寒食歸寧女,
笑語柔桑陌上來。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辛棄疾在鵝湖病愈后的情景。詩人本意是出門尋找春天的蹤跡,但卻因懶散而打消了出門的念頭。他覺得寧愿坐下來,享受兩三杯酒的閑適。盡管山野之美令人心曠神怡,但行走的勞累使他感到疲倦。他還未寫完詩,卻被突如其來的春雨催促著。他帶著竹杖和草鞋,繼續徜徉在朱朱粉粉的野蒿花開之地。這時,一個歸家的寒食女子笑著、柔聲地走過陌上。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辛棄疾典型的豪放風格,表達了他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詩中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色和詩人的情感狀態,展現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閑適自在生活的向往。
詩中的"著意尋春懶便回"表達了詩人對春天景色的向往,但又因為懶散而不愿出門。這種情感使得詩人選擇了放松和享受,用"信步兩三杯"來形容他安逸的心境。
"山才好處行還倦"表達了詩人在山野間行走的勞累感受,山的美景雖然令人陶醉,但也帶來了疲憊。"詩未成時雨早催"則揭示了詩人對創作的渴望,但生活的瑣事和外界的干擾常常使他無法專心創作。
詩中"攜竹杖,更芒鞋"描繪了詩人漫步在野外的形象,這種簡樸的行頭彰顯了他不拘泥于世俗的態度。"朱朱粉粉野蒿開"則形容了春天野蒿花盛開的美景,給人以愉悅和愜意之感。
最后一句描述了一個歸家的寒食女子,她柔和的笑聲和輕柔的語言讓整個詩意更加溫暖、親切。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和詩人的情感感受為線索,展示了詩人豁達、悠然自得的心態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