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美人(賦荼_) / 作者:辛棄疾 |
群花泣盡朝來露。
爭奈春歸去。
不知庭下有荼_。
偷得十分春色、怕春知。
淡中有味清中貴。
飛絮殘英避。
露華微滲玉肌香。
恰似楊妃初試、出蘭湯。
|
|
虞美人(賦荼_)解釋: 《虞美人(賦荼_)》是宋代文學家辛棄疾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群花泣盡朝來露。
爭奈春歸去。
不知庭下有荼_。
偷得十分春色、怕春知。
淡中有味清中貴。
飛絮殘英避。
露華微滲玉肌香。
恰似楊妃初試、出蘭湯。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虞美人花在春天結束時的凄涼景象?;ǘ湓谇宄康穆端袦I盡了,卻不知道春天已經離去。作者暗示庭院下還有一種名為荼_的花,它偷偷地享受著濃郁的春色,卻擔心春天會發覺。雖然這種花淡雅中帶有清香,但卻顯得珍貴而矜持。細小的飛絮和殘留的花瓣躲避著,露水微滲在花的玉肌上,散發著迷人的香氣。整個情景恰似楊貴妃初試安湯時的美麗。
賞析:
這首詩以虞美人花為象征,以感人的描寫展示了花朵在春天消逝時的凄美景象。通過對花朵的人化描繪,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春天的思念和對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詩中的虞美人花與其他花朵相比,更具有貴重和矜持的特點。它偷偷享受春天的美麗,卻擔心春天會發覺,充滿了一種隱秘和害羞的情感。這種花的美麗不像其他花朵那樣張揚,而是在淡雅中流露出一種清新的味道,顯示出一種內斂而高貴的氣質。
詩中還描繪了細小的飛絮和殘留的花瓣,它們躲避著,不愿意被春天完全帶走。露水微滲在花的玉肌上,增添了一份嬌嫩和芬芳。這種描寫給人一種細膩而溫柔的感覺,讓人仿佛能夠聞到花的香氣和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整首詩以虞美人花為主線,通過對花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春天的留戀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詩中細膩而含蓄的描寫技巧,使人們能夠在心靈中形成一幅凄美的春景畫面,感受到詩人對美的熱愛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