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庭芳(和洪丞相景伯韻) / 作者:辛棄疾 |
傾國無媒,入宮見妒,古來顰損蛾眉。
看公如月,光彩眾星稀。
袖手高山流水,聽群蛙、鼓吹荒池。
文章手,直須補袞,藻火粲宗彝。
癡兒。
公事了,吳蠶纏繞,自吐余絲。
幸一枝粗穩,三徑新治。
且約湖邊風月,功名事、欲使誰知。
都休問,英雄千古,荒草沒殘碑。
|
|
滿庭芳(和洪丞相景伯韻)解釋: 《滿庭芳(和洪丞相景伯韻)》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滿庭芳(和洪丞相景伯韻)
傾國無媒,入宮見妒,古來顰損蛾眉。
看公如月,光彩眾星稀。
袖手高山流水,聽群蛙、鼓吹荒池。
文章手,直須補袞,藻火粲宗彝。
癡兒。公事了,吳蠶纏繞,自吐余絲。
幸一枝粗穩,三徑新治。
且約湖邊風月,功名事、欲使誰知。
都休問,英雄千古,荒草沒殘碑。
中文譯文:
滿庭芳(和洪丞相景伯韻)
國家的美人無需媒人牽紅線,進宮卻引起了嫉妒,古往今來,美人因此而皺起了秀美的眉眼。
美人如明月般明亮,其他眾星都黯然失色。
手臂高舉,像高山流水一般,聽著池中的蛙聲和宮中的樂曲。
作為一位文士,必須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光彩照亮我族的文化。
愚昧的人啊,公務已經完成,像吳蠶一樣纏繞,只能吐出一些殘余的絲線。
幸好還有一支粗糙卻堅實的筆,可以重新開辟通往成功的道路。
暫時約定在湖邊賞月,功名事業,欲望要讓誰知道呢?
都不要問了,英雄的事業千古留名,就算是荒草覆蓋了殘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辛棄疾自嘲的方式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追求和對社會困境的感慨。辛棄疾自稱"癡兒",暗示自己對功名的執著和無奈。詩中描繪了一個美人進宮引起嫉妒的情節,通過形容美人的光彩以及自己的無奈處境,表達了作者對世俗虛榮和權謀斗爭的不滿。
詩中出現了對自身的自嘲,將自己比作吳蠶,表示自己在官場中像是被束縛的吳蠶,只能勉強維持生計,絲綢之路的余絲象征著殘存的希望和努力。然而,作者仍然堅持自己的文學追求,用"一枝粗穩"的筆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功名事業的冷靜看待。他暫時放下功名的執念,約定湖邊賞月,意味著追求自然與藝術的詩意意境。他認為英雄事業的成敗不是重要的,即使功名已逝,荒草覆蓋了殘碑,英雄的事跡仍然會被后人銘記。
整體來說,這首詩詞表達了辛棄疾對功名利祿的追求和對世俗虛榮的反思。他以自嘲的方式描述自己在官場中的困境和無奈,同時表達了對美人和宮廷權謀的不滿。詩中展現了辛棄疾對文學的堅持和對自然、藝術的向往,暗示了他在功名與自我追求之間的內心掙扎。最后兩句表達了對功名事業的冷靜看待,認為英雄的事跡即使被荒草掩埋,也會在后人心中永存。
這首詩詞以婉約、含蓄的方式表達了辛棄疾內心的情感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通過對美人、官場和功名的描繪,他傳達了對權謀和虛榮的批判,同時展示了自己對文學創作的堅持和對自然、藝術的向往。整體氛圍較為憂郁,反映了辛棄疾對時代困境和個人命運的思考。這首詩詞是辛棄疾創作中的代表作之一,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