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黃沙道中) / 作者:辛棄疾 |
句里春風正剪裁。
溪山一片畫圖開。
輕鷗自趁虛船去,荒犬還迎野婦回。
松菊竹,翠成堆。
要擎殘雪斗疏梅。
亂鴉畢竟無才思,時把瓊瑤蹴下來。
|
|
鷓鴣天(黃沙道中)解釋: 《鷓鴣天(黃沙道中)》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句里春風正剪裁。
溪山一片畫圖開。
輕鷗自趁虛船去,
荒犬還迎野婦回。
松菊竹,翠成堆。
要擎殘雪斗疏梅。
亂鴉畢竟無才思,
時把瓊瑤蹴下來。
詩意:
這首詩詞以黃沙道中的景色為背景,表達了辛棄疾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思考。他描述了春風剪裁著句子,溪山如畫般展現在眼前。輕盈的鷗鳥自在地乘虛船離去,而荒廢的狗迎接著歸來的野婦。松樹、菊花和竹子翠綠成堆,他渴望能夠拿起殘雪與稀疏的梅花相爭。最后,他認為烏鴉終究沒有才思,有時甚至將美玉踩在腳下。
賞析:
這首詩詞以辛棄疾獨特的筆觸描繪了自然景色,并通過自然景色的對比反映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詩中的春風、溪山、松菊竹等形象描繪鮮明,色彩豐富,使讀者仿佛置身于黃沙道中的美麗景色之中。辛棄疾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思考。
詩詞的結構也十分巧妙,用意象鮮明的景物描繪了不同的情感和思想層面。從“句里春風正剪裁”到“松菊竹,翠成堆”,表達了作者對美景的欣賞和追求。然而,最后兩句“亂鴉畢竟無才思,時把瓊瑤蹴下來”則表達出作者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才情的評價。通過將烏鴉與瓊瑤進行對比,辛棄疾表達了對社會庸俗和功利的批判,呼吁追求真正的才華和美好的品質。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描寫手法和意象豐富的語言,展現了辛棄疾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具有深刻的詩意和觀察力,是宋代詩詞的珍品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