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祝良顯家牡丹一本百朵) / 作者:辛棄疾 |
占斷雕欄只一株。
春風費盡幾工夫。
天香夜染衣猶濕,國色朝酣酒未蘇。
嬌欲語,巧相扶。
不妨老斡自扶疏。
恰如翠幕高堂上,來看紅衫百子圖。
|
|
鷓鴣天(祝良顯家牡丹一本百朵)解釋: 《鷓鴣天(祝良顯家牡丹一本百朵)》是宋代辛棄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占斷雕欄只一株。
春風費盡幾工夫。
天香夜染衣猶濕,
國色朝酣酒未蘇。
嬌欲語,巧相扶。
不妨老斡自扶疏。
恰如翠幕高堂上,
來看紅衫百子圖。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株孤零零的牡丹花,作者用細膩的筆觸表達了對牡丹的贊美。詩中描述了春風吹拂牡丹花的場景,花香夜晚染濕了詩人的衣衫,但他依然沉醉在國色天香中,酒意未醒。牡丹嬌艷欲語,仿佛在與周圍的花朵相互呼應。詩人不禁自比為一位老者,輕輕地觸摸著這些美麗的花朵。整首詩給人以宴會場景的感覺,好似在高堂上欣賞百子圖(一種描繪百子的圖畫)時,牡丹花的美麗將人們吸引。
賞析:
這首詩以辛棄疾獨特的筆觸表達了對牡丹花的贊美之情。通過對春風吹拂牡丹花的描繪,詩人展現了牡丹花的嬌艷與美麗。詩中的牡丹花是如此獨特和珍貴,以至于雕欄上只有一株。作者通過形容春風費盡了多少工夫,強調了牡丹花的珍貴程度。天香夜染衣猶濕的描寫,更加突出了花的美麗和香氣的濃郁。國色朝酣酒未蘇,表達了詩人對牡丹的傾慕之情,不愿醒來離開這美妙的景色。
詩人將牡丹花比作嬌艷欲語的女子,而自己則以老者的身份出現,輕輕觸摸著這些花朵,展現出一種溫柔的態度。他不妨自比為一位老者,斡旋著牡丹花,表現出對美的敬重和對時光的感慨。最后,詩人以高堂上觀賞紅衫百子圖的場景作為比喻,將讀者帶入到一個宴會的氛圍中,使整首詩更具有現場感和親近感。
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比喻展現了牡丹花的美麗和詩人的贊嘆之情,同時也傳達了對歲月流轉和美好時光的感慨。它以獨特的視角和形象,給人以視覺和感官上的享受,是一首充滿情感和意境的佳作。 |
|